□江黄安 (浙江传媒学院)
在2025年暑期档的竞争中,《浪浪山小妖怪》无疑是一匹“黑马”。上映首周,票房势如破竹,从口碑到社交媒体话题热度,几乎都带着一种“口耳相传”的自发传播力。影片为动画短片《中国奇谭》的衍生电影,出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之手,那个曾用《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填满几代人童年的名字。
影片延续了“笔墨入镜”的艺术传统,但并没有让观众陷入单纯的怀旧。浪浪山的山水、天空、光影,是记忆中温暖的质感;而小妖怪们的表情、举止、台词,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感和锋利感,这让银幕上的世界,既像儿时的梦境,又像成年后的日常。
故事表面上是一场模仿唐僧师徒的取经之旅,由小猪妖、小蛤蟆、黄鼠狼、小猩猩组成的“草根取经团”,踏上西行的道路。但这条路并不浪漫,甚至处处暗藏陷阱。沿途的团队争执、变幻莫测的人情、无法跨越的身份壁垒,让这场“取经”更像一场求生。
浪浪山的设定,像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它可能是职场中的晋升瓶颈,可能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可能是无尽的社会压力。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内心的犹豫与恐惧。影片中的取经,是一个象征,它代表着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但小妖怪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不确定取到经能否改变一切。这与现实中许多人何其相似:我们为了升职、为了考试、为了一个可能的机会而奔波,却不敢保证终点会如愿。
影片中小妖怪们也没有清晰的答案,他们甚至一路上误打误撞,但他们依然走下去,正因为他们选择了开始。“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正是影片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面对生活的困境,或许从踏出那一步开始,我们才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也才能找到最终的方向。
《浪浪山小妖怪》并没有刻画出一条简单的英雄成长路径。小妖怪们并非一开始就具备任何可以称之为英雄的品质,他们也有懦弱、犹豫和失误。小猪妖在最初只是一个迷茫的“草根”,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多大的潜力。但在这段荒诞的旅程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影片通过他们的冒险,展示了成长不仅仅是经历和结果的积累,更是对内心的不懈挖掘。每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挑战时,都能从中获得某种成长,正如影片中的四个小妖怪,尽管他们没有最终的“成就”,但他们在旅程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力量,甚至在面对艰难的抉择时,做出了充满勇气的决定。
有观众在社交媒体写下:“我们都是浪浪山上的小妖怪。”这不是夸张的自怜,而是对自身处境的写照——普通人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主角,但依然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全力活下去。
追求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取经的旅程中,四只小妖怪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愿望,那就是通过努力与坚持,帮助他人、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初心,成了他们不断向前行进的动力。
影片中的小妖怪们面对种种困难时,不止一次陷入自我怀疑,特别是面对最后的大BOSS黄眉大王,面对能让自己丰衣足食的优厚条件,但为了拯救孩子们,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出来,明知无法与之抗衡,但还是用自己一生只能用一次的“大招”奋力一战。最终,他们不仅获得了对自己内心的认同,也在无形中成了别人眼中的“英雄”。
这让我们反思现实中的自己。生活中,当我们面临生活压力或职场挑战时,我们很容易迷失,追逐所谓的“成功”而忽视了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而电影提醒我们,无论前路多么崎岖,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坚持内心的信念,做一个有意义的选择。真正的成长,不仅仅是在成功的高峰,而是在我们每一次选择时,依然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
影片没有给小妖怪们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他们依旧在路上,不知道能否走到终点。但这种开放式的收束,反而更真实,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故事都不会在某一刻圆满收场,而是一直在路上。影片让人意识到,浪浪山其实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你的职场,是你身处的城市,是你心里那道高不可攀的坎。而影片的温柔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告诉你如何翻越浪浪山,而是告诉你“即便身处山中,你依旧可以做一个有笑声、有温度的小妖怪。跌跌撞撞,也要往前走,因为走下去,本身就是意义。”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江黄安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