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反向春运”需要城市温情拥抱

来源:红网 作者:何勇 编辑:汪敏星 2025-01-27 16:49:07
时刻新闻
—分享—

□何勇

记者26日从深圳铁路获悉,春运前12天(1月14日至25日),深圳铁路累计到达旅客213.2万人次,同比增幅13.7%。其中,1月20日深圳铁路到达旅客数量同比增长最高,增幅达到了50.8%,展示了反向春运在深圳地区持续升温的强劲势头。(1月26日中国新闻网)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返乡过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但我们常说,“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是正向还是反向,都是家的方向,“反向春运”也是家人团圆,并未改变孝敬、亲情等美好情愫。

相反,“反向春运”让家人团圆过年更方便、更从容。“反向春运”的车票更充足、票价更实惠,可以避开春运期间“一票难求”难题,有效缓解春运期间热门线路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反向春运”不仅可以帮助年轻人省掉一笔不小的人情开支,还能成为一场全家总动员式的城市“微度假”。父母来与子女团聚,少不了走一走、逛一逛,一家人在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及周边一起旅游观光购物,共享天伦之乐,是一种美好的春节记忆,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城乡文化融合。有旅游平台预测,家庭结伴出行将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主流,亲子家庭的占比将增至49%,订单量同比增长75%。

正因如此,近年来,“反向春运”趋势越发明显。有通信运营商数据指出,2024年春运,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截至1月24日,深圳市累计抵达旅客已达315.7万人次,同比上升12.2%,更凸显了这一点。

不过,也需看到,要让“反向春运”真正成为潮流,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难题需要解决,这些难题考验着“反向春运”目的地城市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比如,“反向过年”老人在陌生城市没有朋友,缺少娱乐活动,以及城市的快节奏、复杂的交通等,可能给老人的城市生活带来不便,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要改善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年轻人张开怀抱,更需要城市以包容与温情实现“双向奔赴”,让“反向过年”的老人、孩子可以深度体验城市年俗,感受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强获得感。

比如,目的地城市可以为“反向过年”人群提供同等的市民公共服务,方便他们体育健身、交通出行、看病就医等。交通运输部门应为“反向春运”人群提供更细致的解疑答惑、交通指引、人工检票等服务,打通“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旅游景点可以为新市民及其家人提供门票减免优惠。社区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特别是适合全家可以共同参与娱乐活动。企业可以为接老人、孩子过来过年的员工提供车票补贴等福利……如此,方能让更多人有条件选择“反向过年”,真正接住、接好“反向过年”的老人、孩子。

总而言之,“反向春运”“双向奔赴”变成名副其实的“微度假”,真正火起来,成为更多人选择的过年潮流,需要全社会共同助推。

来源:红网

作者:何勇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5/61/146666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