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郑州大学)
“我要取2.9万,你们报了警了,不仅排查我的信息,还给我的客户打电话,客户现在已经对我不信任了,对我造成了损失。”据媒体报道,近日,山东一男子拍视频称在无棣农商行取账户的钱受阻。1月7日,无棣农商行向记者反馈称,柜员系出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需要,在银行同反诈中心对客户账户进行核实无异议后,已第一时间为其支取现金。对于顾客的误解,他们也耐心地沟通解释,目前已经取得顾客的理解。(1月7日 大风新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线上大额可疑转账拦截力度的加大,网络诈骗分子开始回归线下,选择让被骗人将现金或黄金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牟利。而银行作为将大额资金取出的第一环,是守护公众“钱袋子”的关键防线,坚决执行反诈骗规程是其职责所在,柜员对防诈骗流程的坚决执行也是出于维护用户资金安全的“好心”。然而,在本事件中,“好心”又是如何“误了事”引发客户不满呢?
客户在当时的情绪爆发不难理解,由于对于银行反诈执行流程不了解,当柜员打电话核实信息时,会下意识认为自己被当做“不法分子”被放在了“聚光灯”下,隐私被摊开,进而产生恐慌与愤怒;同时,银行反诈流程繁琐,执行花费时间长,而生意往来中资金的流动受阻,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在客户眼中,银行的行为无疑是在给他“添乱”。
故这场看似不大的风波,实则暴露出了银行在流程执行中的“硬伤”,过于注重程序的合规性,却忽略了客户体验这一关键要素,未能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焦急。因此,银行单纯地取出资金和事后消除误解,并非是对这场风波最好的回应。临近年关,资金交易更加频繁,如何让此类“乌龙”减少,如何让“好心”真正能“办好事”,这还需银行服务意识“向前一步”。
一方面,流程告知向前一步。客户办理可能涉及风险的业务前,主动、清晰地告知其将经历的核查步骤及大致所需时间,让客户有心理准备;加强员工的沟通培训,使柜员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客户解释每一项操作的必要性,而非简单机械地执行程序,从而有效避免客户的情绪失控和信任危机。另一方面,流程优化向前一步。对于大额资金,银行可以采取线上预约模式,让用户提前填写相关证明材料等信息,同时与有关部门联动,利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系统进行初步筛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诈骗风险,提前预判风险等级。对于低风险客户,简化现场核查流程,快速办理业务;对于高风险预警客户,则提前调配资源,在客户到达网点后精准高效地开展调查核实工作,避免因现场长时间等待或繁琐程序引发客户不满。
临近年关,银行肩负着更重的资金安全保障责任,但这不能以牺牲客户体验为代价。在反诈道路上,不仅要坚守安全红线,更要优化规程执行细节,将服务意识“向前一步”,莫让规程的“冷”,寒了客户的心,也别让误解的“火”,烧毁民众的信任根基,要确保安全与便利同行,让好心真正办成好事。
来源: 红网
作者:吴念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