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姝 雷佳怡 李恬 李雨珊 李青燕(山西大学)
近日,热播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明年一起去张家界看落叶”的浪漫台词,再度点燃韩国游客赴张家界旅游的热情。更值得关注的是,张家界景区的摄影大叔都会说韩语了!据上游新闻报道,3月31日,张家界景区一位摄影大叔凭借标准的韩语热情揽客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们直呼:这简直是韩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南!
纵观近年文旅市场,“现象级爆款”接连涌现:从甘肃天水麻辣烫到淄博烧烤,从《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古建到“尔滨”花式宠客。在这波文旅热潮中,张家界摄影大叔的走红显得尤为特别,他既非依赖特色美食,也非仰仗网红景点,仅凭一门语言技能就实现了“破圈”。
这种走红背后实则暗含一种反差:在公众认知中,景区摄影师往往是“被动服务者”,而这位大叔却主动突破职业边界,用语言能力和服务热情优化游客体验。这种“专业+跨界”的组合,恰如哈尔滨人为了不吓坏南方游客秒变“夹子音”、山西隰县文旅局局长以唐僧的扮相惊艳出场……它们都通过制造“意外感”强化了记忆点。
但值得深思的是,一则“摄影大叔会说韩语”的新闻就能引发热议,恰恰折射出文旅服务的短板。就像上海大润发超市只因增设韩语标识就登上韩国游客“必去榜”,当基础的外语服务仍能成为新闻时,说明国际化文旅服务尚未成为常态。
如何接住泼天富贵?关键在于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思维。无论是摄影大叔的韩语,还是哈尔滨的“地铁摆渡票”,本质上都是对游客需求的细心洞察。真正的服务升级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能否让外国游客在异乡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
当更多“摄影大叔”涌现出来,把“多会一门语言”视为服务标配而非加分项时,中国文旅产业收获的将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开放包容、亲和友善的中国形象。这种“软实力”的积累,或许才是文旅爆款可持续的真正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李喆姝 雷佳怡 李恬 李雨珊 李青燕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