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是谁织成了那张“窝案”腐败网

来源:红网 作者:贺剑 编辑:叶鹏 2013-08-22 00:08:46
时刻新闻
—分享—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18日,甘肃省华亭县原县长、县委书记任增禄因收受贿赂,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起案件一共牵涉了129名华亭县官员,几乎所有的县县委、县政府以及各乡镇政府机关多有人涉案。无独有偶,8月14日安徽省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因收受贿赂被起诉,而涉及此案的人多达66名,几乎覆盖了萧县所有的乡镇和县直机关,甚至包括萧县四大领导班子的成员。(8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一倒一大片的“窝案”式腐败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对于某些涉及个人的腐败案,公众或许还能将其归为官员个人防腐拒变能力不高。一旦出现这种连片腐败,公众的神经就不得不焦虑了,这既说明当地的官场生态已不再纯洁,也会让公众迫切地感到一种蚍蜉撼大树的无奈。公众知道,在这样一种已然腐坏的官场生态下,一旦自己的合法利益受损,想要通过合理的程序来解决,已成不可能。因为相关的表达路径已经被“官官相护”的利益团给堵塞了。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某些官员如何有“在xxx地,还没有人能告倒我!”的嚣张跋扈了。
  
  这张触目惊心的“窝案”腐败网是被如何织出来的呢?
  
  有人将其怪在了当地领导的头上,他们认为正是一些地方的“一把手权力无限大”才让这种“窝案”腐败得以滋生,这是有道理的。根据媒体调查,按照“党管干部”的方针,县委书记在当地人员的推荐、提拔上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在这些地方便流行出一句话来——“想要富,动干部”。不过按照我国现有的制度,是有相关的监管制度对领导进行监督的,任何一项规定并不能只是县委书记说了算,而是要按照固定的程序,民主集中。看来一些地方“窝案”腐败网的形成跟监管形同虚设不无关系。
  
  制度形同虚设,权力监管不到位,必然会出现“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不过就算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监督体制形同虚设,也不至于大部分的人都自愿去趟这趟浑水啊!为什么“漏网之鱼”这么少呢?按照他们的说法,那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因为他们的命运已经跟那个贪腐团体联系在一起了,你想要升迁就必须迎合一把手,就必须按照他们的“规则”办事;如果你想要独善其身,就势必成为他们眼中的“异己分子”,遭到多方打压。
  
  对外而言,这些贪腐者没有任何有效的监管,制度和规则成为了一纸空文;对内而言,又有那么多的人“志愿”加入到他们之中,为虎作伥。如此内外推波助澜,慢慢地就织成了那么一张“窝案”腐败网。
  
  8月19日,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了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打老虎”和“拍苍蝇”成为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比起“老虎”,“苍蝇”数量大,传播病菌范围广,其危害面更广、更深,“拍苍蝇”相对比较容易。
  
  其实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一旦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成为“集体性”行为,每一个腐败者都能够从贪污腐败中分得一杯羹,那他们就会共同营造一个监督黑洞,主动掩盖腐败真相,让反腐工作举步维艰。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当年美国尼克松水门事件,当时的司法部长毅然拒绝了参与总统要求的“掩盖错误行动”,但是他还是因为“知情不报”丢了乌纱帽。不过如果他要是配合了总统的“掩盖行动”,那他就远远不止丢掉乌纱帽就能了事的。这或许对我们彻底撕烂掉“窝案”腐败网有一定的启示吧。
  
  文/贺剑

来源:红网

作者:贺剑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8/22/312059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