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从非旅游景点不去、非豪华套间不住,到频频赴世界各地“越洋开会”;从会务费有提成、会议费有“返现”,到庆典出场有红包、论坛讲话有“稿费”;有的官员到地方开会明明费用由地方负担了,却将在饭店商店里购买的私人物品以住宿费名义通过公务卡刷掉;有的开会者要求饭店开具超过实际消费额的发票,并在公务卡支付后要求将差额部分返还……极具隐蔽性的“会议腐败”近年来愈演愈烈。
但是,9月23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布修订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其中针对会议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预算审批、报销审核、公示报告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还有11项禁令,旨在狠刹奢侈办会风。
不论是“所有会议必须纳入单位的年度会议计划”,还是“将会议费纳入部门预算,单独列示”,抑或是“报销时须附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单、定点饭店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凭证等”,亦包括“各单位应当将非涉密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参会人数、经费开支等情况在单位内部公示,具备条件的应向社会公开”,都直击“会议腐败”的“命门”。如果说到做到,我们会相信,今后的会议会清风拂面,远离腐败。
在老百姓眼里,豪华酒店就是专门为各种会议准备的。会议经费作为公务支出的组成部分,逐年见涨。一个内部人事干部会议,短短3天挥霍304万元、人均耗资2.4万元;一场学术研讨会,45名与会人员,所谓的研讨只进行一天,其余4天时间则是在越南芒街、河内等地游山玩水……一些不经意的会议丑闻“网曝”之后,深为社会广泛诟病。不仅如此,一些单位每年的灰色支出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统统可以列为“会议费”一笔勾销。可以说,“会议腐败”基本就是一个“筐”,什么烂桃烂杏都可以往里装。笔者老家盛产大枣,据闻,每年大枣成熟季节,成车成车往省城往北京送,这笔费用怎么支出?谁敢说跟“会议费”没有关系?
这个由财政部牵头修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应该说操作性较强,我们可以满心期待。但此时,我们不免还要说,管花钱的财政部必须硬起手腕来,在财政系统的业务指导之上更负有领导之责,对财政厅长、财政局长的称职与否还是要有发言权或者弹劾权的。我们眼见一些财政厅长或者财政局长花起钱来并无规制,他们眼里只有当地党政一把手的指示,唯其马首是瞻,结果,不该支出的支出了,不该花的钱花掉了,永远也收不回来了。财政部必须拿出“尚方宝剑”,就像治理“会议腐败”一样,违者”格杀勿论“,才能有效遏制各地各部门胡乱花钱的手。
当然,正如新华社记者所说,新办法列举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措施,这些措施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还需要提高会议费透明度,让公众参与监督,从而使会议费使用者、划拨者、监督者都能更多感受到责任的压力,各尽其责、各担其责。接下来,谁会是第一个触网者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文/朱永杰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