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是常有的事儿。很多时候,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既定翻案做出调整,未尝不是决策灵活的体现,相比按部就班的一条道走到黑,变化也完全可能是为了更优的选择。以孩子玩积木为例,原本打算就搭一座塔,却一时收不住直接升级为城堡,不仅人们不会大惊小怪,反而会称许其创意超预期。如此看来,明明是建一座教学科研楼,建成的却是一家高档饭店;说好的学生公寓,却变身教职工的集资房,没准也是校方随机应变的产物。
君不见,上述“戏法”尽管让学生们大失所望,但校方却是振振有辞。对于教学科研楼建成高档饭店,校方的解释是土地性质未发生变化,固定资产的权属仍归属学校,只不过是因为校方资金有限,采取了与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的模式,合作的代价则是地产公司享有20年的使用权,言下之意,高档饭店只是暂时的,20年后,教学科研大楼就会变回真身。诚然,20年固然弹指一挥间,不过,对于一所大学以及它的师生们而言,20年已不知道要毕业多少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莫非教学科研楼不够,可以用多进几次高档饭店来凑吗?
别笑,这还真的就是校方的如意算盘,据说在引进这个饭店以后,正好与该校的酒店管理和旅游专业匹配,经此无缝对接,成了高档饭店的教学科研楼,既然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还真不能说和教育科研一点边都不沾。只不过,既然叫做信息工程学校,显然不只有酒店管理和旅游一个专业,高档饭店就算是能作为该校一个专业的实习基地,与教学科研的宗旨恐怕仍是大相径庭,尤为需要质疑的是,饭店与教学科研楼,建筑格局与应用需求其实完全不同,为高档饭店而建的大楼,20年后如何变回教学科研楼,恐怕绝不是收回大楼使用权,便水到渠成的。
至于学生公寓成教工集资房,校方的理由同样是资金紧张,于是向全校教职工集资了一些钱,而学生公寓建成后却发现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学生公寓,再加上无钱偿还,学生公寓被顺手分给教职工,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这样的解释简直是挑衅公众的智商。不需要这么多学生公寓,为何还要硬着头皮建?学生公寓为何会建成商品住宅套型?学生公寓何以建得如此有先见之明?至于所谓向教职工集资建学生公寓,哈哈,这事儿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现实中,教育用地公开用于高档饭店和教师集资房,当然都在禁止之列。只不过,这并不影响各种曲径通幽与暗度陈仓,名义上打着教育科研、学生公寓的旗号,实际却生米煮成熟饭的搞起经营,变身福利,教育用地与建设经费的腾挪手腕,虽然不算高明,但却绝对如火纯青。
而如此低级“戏法”之所以得以堂皇上演,仅有校方的巧舌如簧与遮人耳目,恐怕还并不足够,相关的教育用地规划与监管为何完全缺位,也就同样值得追问。
文/吴江
来源:红网
作者:吴江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