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国庆。从1999年首个国庆“黄金周”开始,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渐渐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从火车一票难求,到高速公路排起长龙,“中国式休假”陷入舆论漩涡。今年十一假期,多地发布“避峰指南”,出招治堵,但是,“每逢佳节挤路上”的尴尬,也突显出假日制度安排、交通规划管理的综合症结。(10月1日中国新闻网)
针对“十一黄金周”,全国假日办曾有统计,从2008年开始,游客都有大幅增加,到2011年,首次突破3亿人次大关,2012年则为4.24亿,2013年也不相上下。由此而来的问题就是各种拥堵,譬如景区拥堵,看到的永远只是人山人海,而高速拥堵更是家常便饭。毫无疑问,质量不高的休假,与人们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面对“黄金周”屡屡变成“人在囧途”的现实,人们或许会在心里问,出门旅游难道就只能在公共假期集中玩一次?带薪休假这项早已被写进法律的制度为何迟迟得不到落实?倘若这项制度真正得到落实,我们都能自由选择休假方式,又何必如此扎堆,饱尝“人在囧途”的尴尬,让好好的心情被质量不高的休假给破坏?
无疑,要告别“人在囧途”的困境,就需要我们的假期制度改革提速。必须看到,距离上一次假日制度改革已经有十几年,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们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旅游休假需求日益高涨,使得固有的假日制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这也使得带薪休假制度越来越受到关切。
尽管我们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的目标,但于当下民众的需求而言,显然还是等得太久,在现实语境下,更缺少可信度——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竞争激烈、多种用工制度并存,已经成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拦路虎”。
在饭碗和休假这两个选择面前,人们依然不得不将休假权利搁置,缺少带薪休假权利保障的情况下,“人在囧途”的困局就难以破解。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假期制度改革需要提速,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让人们早日能够理直气壮地争取和维护自己的休假权益,只有落实好休假权利,才能真正提升旅游质量,让出行不再“囧”。
文/禹海君
来源:红网
作者:禹海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