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欣洋(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一则招聘信息引发热议:费大厨辣椒炒肉深圳门店招服务员竟要求“本科学历以下勿扰”。在舆论关注下,门店迅速回应,称学历要求“并非绝对”,但公司总部却明确表示,各地门店招聘“原则上要求本科以上学历”。(7月4日 《中国青年报》 )
职业本无高低,学历更非能力的唯一标尺。餐厅服务的核心是细致周到的态度、应对突发状况的灵活,这些素养与学历并无必然关联。一位经验丰富的服务员,或许能通过察言观色预判顾客需求,用一句恰到好处的问候提升用餐体验,这样的“软实力”,恐怕不是文凭能直接赋予的。将本科设为硬性门槛,无形中把那些学历不高却深谙服务之道的从业者挡在门外,既窄化了企业的人才选择,也辜负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传统。
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度强调学历可能催生新的行业内卷。当送外卖、端盘子都要比拼文凭,当985学历与送餐速度挂钩,本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错配。高校培养的专业知识,若仅为换取每月数千元的学历补贴,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浪费,更是社会人才结构的失衡。企业虽有权设置学历门槛,但“本科以下勿扰”的表述,在情感上显露出一种刻薄姿态。这种对低学历群体的无形排斥,加剧了学历歧视的隐忧。企业与其在学历门槛上做文章,不如把精力放在服务标准化、职业晋升通道的建设上,让服务员能看到清晰的成长路径,让技能提升比文凭更受重视,才能真正提升行业吸引力。
法律虽未禁止企业设定学历要求,但企业的招聘自主权应当有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是否尊重职业的本质属性,是否给不同学历者公平竞争的机会。学历可以是加分项,但不该成为入场券;企业可以为高学历者提供发展平台,但不能剥夺低学历者的谋生空间。
服务业的生命力在于“服务”二字。消费者走进餐厅,期待的是热乎的饭菜和贴心的照料,而非服务员的学历证书。当餐厅把心思从“如何招到本科生”转向“如何让顾客更满意”,把成本从学历补贴投向技能培训,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竞争力。毕竟,能让食客记住的,永远是那碗热腾腾的辣椒炒肉,而非端盘子的人是否戴着学士帽。
来源:红网
作者:邹欣洋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