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贸城变空城折射规划式治理的局限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2015-05-20 00:11:59
时刻新闻
—分享—

  曾被无数光环笼罩,一度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人前来投资,并号称“滁州市十大重点项目”“总投资逾20亿”“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坐落于安徽滁州的大雄华东农贸食品城项目已经工程停工、人迹罕至,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城”。(5月19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关于政府投资大项目、大工程搁浅、停滞、烂尾、沦为空城的报道屡见不鲜。滁州投资逾20亿的农贸城沦为空城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而已。这样的现象折射出政府部门规划式治理的局限。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政府长期以来习惯于一种规划式治理方式。所谓规划式治理,意指政府部门基于自身治理目的及意愿,通过通盘规划与总体设计,利用政策及投资杠杆,为社会及民众提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式治理的典型表现就是上马大项目、启动大工程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热衷的造城运动。
  
  规划式治理有其优势,一是通过通盘规划设计与整体管控,避免了民间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消耗;二是通过政府规划实现资源的集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地刺激经济的增长;三是通过政府通盘规划所产生经济结构与商业秩序便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说,我们国家近些年来高速而相对稳定的发展,与规划式治理方式密切相关。
  
  但需要看到的是,规划式治理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规划式治理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视为政府规划与管控的结果。但实际上,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脉络,远远不是靠通盘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涵盖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民间自由的竞争,方能理出秩序;社会的进步正需要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参与及协商,方能沉淀为清晰的脉络。创新,正是在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调整中产生,而非靠通盘设计,科学创新是如此,经济创新是如此,社会创新也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过于严密的设计、过于严厉的管控往往会戕害创新的活力。
  
  再者,正因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脉络,不是靠通盘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涵盖;所以,通盘的规划虽能奏一时之效,但也许会带来更大更深远的问题。例如,过于严厉的政府规划,必然抑制与破坏经济自身的规律与社会自身的演进,由此会对经济内生结构及社会内在秩序造成伤害。再比如,规划式治理局限性的反噬,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的浪费,那些沦为摆设的政府大项目、那些烂尾的政府大工程以及那些沦为空城的政府大额投资商业城,再明白不过地昭示出这一点。
  
  实际上,规划式治理方式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都可见规划式治理的阴影。某些时候,政府意欲将社会及民众引导至某个方向上,但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这都是由规划式治理方式的局限性所致。
  
  所以,规划固然需要,但是尊重民间、社会内生秩序,激活民间、社会自身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欲求亦不可缺。前不久,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通过简政放权,将政府公共服务从传统的“端菜”转为由社会及民众“点菜”,实际上就是主张放松政府规划式治理加诸社会及民间的“紧箍咒”,将政府依据自身意志的规划式治理,转变为政府依据民众及社会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乃是一种治理方式的深刻转变。
  
  文/岳乾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5/20/368361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