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生源危机源于重量不重质

来源:红网 作者:陈王伟 编辑:夏熊飞 2015-06-04 00:05:4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大多数家庭就是再穷,只要有能力都会供孩子上学。所以,在高校扩招的过程当中,高考的报名人数1990年是283万人,到2008年最高达到1050万人,而后有所下降。
  
  然而,据新华网6月3日报道,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2014年报考人数首次回升,比2013年增加27万人,达到939万人。虽然高考报名人数呈现出止跌趋稳的态势,但是高校招生难已呈常态化。在近几年的高招过程当中,有不少高校甚至出现“零投档”的现象。
  
  一边是高校招生难,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毕业等于失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说明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出了问题。一种情况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过硬,但是市场需求有限,供过于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另一种情况是在扩招过后,专业大量增加,学生数量激增,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素质下降,自然很难找到工作。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市场或者素质差,难以就业,这样的高校“无人问津”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些高校特别是本二、本三院校以及部分私立院校,不是想方设法去优化专业,该做加法的做法,该做减法做减法,而是不断扩张,增加专业,专升本,学院升大学。扩张的动力来自于学校自身的收益,而不再是单纯出于人才的培养。当一些高校把学生当成一件流水线上的产品,只要产品完工,产品的质量如何,似乎就与学校不再有太大的关系。高较比工厂有着先天的优势,工厂要担心产品的积压,高校的学费是开学初收的。至于学生能不能找到工作,那也是学生的事了。再则,面对学生就业难,高校还有一招,让学生“被就业”。正是因为大量学生“被就业”,也埋下了生源危机的隐患。
  
  大量的毕学生“被就业”,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想方设法把就业协议拿去盖个章,这样的事情年复一年在学生当中重复着,那些还在高中拼杀的学子们及父母也会有所了解。当他们在选择的时候,自然会避开那些很难找到工作的专业,也会避开那些专业设置有缺陷、教学质量差的高校。
  
  本来各行各业都有发展报告,都有类似白皮书之类的权威文件来为一个行业指引方向。遗憾的是,在中国,有关毕业生就业这样的调查报告却很难有真实的数据。当高校所上报的就业率大量“掺水”的时候,这样的数据必然给各个高校的招生产生误导,影响了高校的招生决策。
  
  对于那些已经尝到招生难苦头的高校来说,就算了解了市场,在事实面前,对于过剩的专业,这些学校有取消专业的动力吗?对于市场上紧缺的专业,高校也不能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大学毕竟是要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才走向社会,有些专业甚至是五年制的。经过四五年,市场再一次发生变化。高校本身应该未雨绸缪,要有预见性,而不是为了招生而招生。如果一所高校,真正立足于市场,可以做到毕业生供需两旺,又何愁生源危机?
  
  文/陈王伟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陈王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6/04/369853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