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粉丝合影网红邮筒,多想想怎么示好年轻人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2016-04-20 00:09:2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月,上海外滩的一个邮筒成为了“网红”。4月9日前后,许多人专程赶到外滩,跟邮筒合影,排队队伍最长时超过200米。据悉,4月9日晚,鹿晗在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唱会前一天,鹿晗在微博上晒出了与之后成为“网红”的邮筒的合影,也引发了粉丝合影邮筒的狂潮。
  
  澎湃新闻网4月19日报道,上海邮政将在4月20日,也就是鹿晗生日的当天,对“网红邮筒”进行装饰,还将发行“网红邮筒”明信片。邮政工作人员表示,邮筒因为鹿晗才走红,所以会给邮筒戴上两只“鹿角”。专家称,将明星影响力与传统邮政方式相结合,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度,使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回归到一种复古的选择,这种想法是值得赞赏的,时间点也抓得相当好。
  
  这篇新闻很有意思。因为在鹿晗合影邮筒,邮筒莫名其妙成为“网红”并引发粉丝合影狂潮后,网上网下都出现了很多针对此事的批评,大意是粉丝的行为是盲目追星的集中体现,归根结底是不理性的盲动。此前,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也有学者、人大代表提出过类似的批评意见,即所谓年轻人只知周迅、不晓得鲁迅。
  
  上海邮政方面的举动,表明邮政公司这样的传统国企,有着非常灵活的传播意识,营销态度也很明确,并没有因为之前“网红邮筒”引发的争议而束手束脚,而是大大方方地用起了“网红邮筒”的概念。上海邮政的宣传、营销,当然不至于会持续影响市民尤其是年轻市民增加投寄传统书信,却使得邮政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变得鲜活起来。如果邮政企业能够延续这类做法,会向年轻一代传递邮政企业求新求变的态度,对于该企业吸收新鲜血液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之同时,更好、更具时代感的企业和品牌形象,也将有助于邮政业务在与快递业、物流业其他企业开展竞争时保住甚至增加市场份额。
  
  当然,上海邮政拿“网红邮筒”做文章,也确实能够部分的达到其所称的打造新的旅游景点、宣传传统书信文化的目的(尽管作用很可能非常有限)。
  
  这些都表明,鹿晗合影邮筒之后引发的网红邮筒合影狂潮,并不是此前质疑者所称的一无是处,而是完全可以作为年轻一代注意力、参与方式的信号,被企业、社会机构、公共管理和服务部门因势利导的用起来,传递正能量,增强不同年龄段社会人群的沟通,夯实社会和文化共识的基础。
  
  事实上,网红邮筒合影狂潮引发的批评热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当事人物(鹿晗及其粉丝群体)、事物以及事件过程都出自中国。如果同样的事件出现在欧美日韩一些国家,国内的某些批评家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明星的粉丝为了跟明星合影过的物件合影,不惜长时间排队,排队及合影过程都文明有序等表现,讴歌这是文明秩序的体现。如果先入为主确定表扬的基调,批评家们显然还会赞赏明星有意识寻找传统文化的物件,身体力行倡导社会公众珍视传统文化的做法。
  
  粉丝排队与“网红邮筒”合影的做法,究竟是否是不理性、不理智追星行为的表现,这其实也大可商榷。粉丝对鹿晗为代表的国内新生代明星的追捧,跟其他时代的国内明星,以及国外娱乐圈、体坛明星获得的粉丝追捧,没有分别;不仅如此,这样的追捧,跟人们看了某部电影、听了某位文化名人的推荐或看了古书里的记载,专门去某地旅行并专门合影的行为,或是晒出某本书、某部电影、某个名胜古迹、某款商品的照片,或是通过社交网络显示签到记录,等等,都没有分别。归根结底,这都属于对自我认同的某种意义(虽然他人未必理解)的记录。
  
  认同某种意义,希望以某些方式记录或表现出来,或许出于感性,或许出自理性,这样的行为,其实人皆有之,是生活方式的体现,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上纲上线为“人心不古、丑态百出”的说辞。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他人、年轻人的行为,这才是和谐社会的本意嘛。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4/20/39632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