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在经历一段时间沉寂之后终于复苏,款款而来、愈发引人期待,特别是在“冬眠期”的时间段内,全国上下掀起的反腐浪潮席卷铺开,创下了“打虎拍蝇”一个又一个纪录,有着如此巨大价值的素材得以通过影视平台深度展现,确实是一件好事。其实,反腐并不一定沉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可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题,特别是一些典型案例、“奇葩”案例,在引发探讨和深思的同时,也使得反腐成效扩及全社会,毕竟“生态”的塑造,需要多种手段共同作用。
诚然,反腐剧“复活”,对于“尺度”二字的把控是一大亮点,规避“藏着掖着”,将上至副国级的声音纳入其中,同时在数量和质量上用好反比关系,誓出精品,这些前期节奏,确实是观众真正所需。反腐之利,惠及万民,反腐题材的文艺作品岂能不亲民?譬如近两年春晚,都编排进了一些反腐题材小品,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也蓬勃而生,可也仍有不少批评称“表演做作”“台词浮夸”“不接地气”,这些“短板”或多或少存在,但也确实代表了民声民意。公众要反腐,也期待三百六十度看清反腐;公众要事实,也期待情节深刻打动人心,假设仍然存在“到乡长为止”“以虚构奠基”等创作模式,只怕广大观众也难以买账。
满是粗话的《老炮儿》之所以集满口碑,恰恰就是其直面现实的“接地气”所一手造就的,一个市井百姓,通过种种经历撼动了一名腐败省长,还真就叫不少观众“入心入脑”,直呼“过瘾”。反腐剧要拍出精华,又何尝不是需要接上“地气”,用老百姓最直观的角度去发掘和探索,其关键在于,既要让观众看到腐败的本质,也要看到反腐的本质;既看到实际存在的“阴暗面”,也看到法纪利剑劈出的“云开天”,正如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胜所言,“要反腐而不是展示腐败”,荧幕之上,要的就是这样曲张有度的吸引力。
反腐剧拍得好不好,自然要观众说了算,否则一片用心,生造出个“一厢情愿”,还不如就此作罢。反腐剧的“落地生根”,不是生在荧幕上、文件里,而是在观众心中开花、结果,留有余香。仅就影视作品角度而言,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成分挖掘潜在内涵,是反腐剧所需攻克的一大难题,太虚,观众不乐意;太死板,观众不乐意。因此在当前密集筹划、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导演也好、编剧也罢,所有的参与者,都应当面向观众潜下去,走到人群中,走到现实里,走到广大观众的心头上,至于开播后效,我们则拭目以待。
文/余祖欣
来源:红网
作者:余祖欣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