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在消失的报刊亭如何才能“挺”住?

来源:红网 作者:贾广测 编辑:易木 2016-06-24 00:04:02
时刻新闻
—分享—
  “家门口的报刊亭怎么变成了‘周黑鸭’?”家住朝阳区安贞街道黄寺大街附近的居民张先生反映。记者调查发现,这家报刊亭绝非个案,一些报刊亭认为卖报不赚钱,于是另辟蹊径,或是改成熟食铺,或是变成综合超市,或是因地制宜变成主营玩具的儿童用品摊,卖报反而成了副业。(6月23日《北京晚报》)
  
  报刊亭,顾名思义是卖报纸、书籍、刊物的小型活动房屋。而现在说起报刊亭,却越来越多的与小超市、熟食铺联系在一起,让人大跌眼镜。实际上,报刊亭“改头换面”经营其他项目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无非是生意惨淡,而被迫“不务正业”。
  
  笔者对此倍感遗憾,毕竟比起网络传播的信息,将内容印在纸上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儿。笔者自己平时经常浏览手机,但对有深度的新闻更倾向于买报刊来看,只有阅读纸质文章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思考、只有将报纸或书籍捧在手中才算是真正的“阅读”。
  
  报刊亭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传播的窗口,长时间来承载着销售报刊和提供便民服务的双重重任。但2010年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发展,生意便遇到了分水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市民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致使报刊亭陷入窘境,思变求通的摊主便转念经营起了五花八门的“副业”。显然,传统的报刊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想让报刊亭长久保存下来,而又不失“符号”,政府必须在不改变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帮助报刊亭转型升级。
  
  报刊亭以前主要就是卖报纸、杂志,可是现在很少人看报纸,手机上网普及了,报刊亭今后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多元化经营。比如:有的报刊亭会有打印机,有的大学还免费给学生使用报刊亭,作为学生创业、勤工俭学的依托。说到底是从原来的单一经营报刊,转型为多元化经营,不单单是卖报纸、杂志,还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报刊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往日读书、看报时光的追忆,也肩负着便民的责任,更是城市人文生活的缩影,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加以保护不让它消失。而针对报刊亭目前存在的难题,有关单位必须仔细研究、协商,在不改变主要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调节其功能,让正在消失的报刊亭“挺”住。
  
  文/贾广测

来源:红网

作者:贾广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6/24/40164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