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整治不文明闹婚并非公权越界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0-16 00:03:1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今年9月,云南某景区发生一起裸体闹婚事件,两名男子赤身裸体被亲友团绑在树上砸鸡蛋、泼墨水,引发网友热议。近日,针对不文明闹婚行为,云南大理州文明办发文整治并列详细禁止清单,包括裸露身体、着猥亵性奇装异服、扔鸡蛋等。另外还包括公共场所随意燃放鞭炮,抛洒鲜花、彩带等,还规定了相应的违规追究办法。(10月15日《新京报》)

  此事一出,赞成的人认为这对大理变异的风俗进行了制约,是在尽政府责任。而质疑的人则表示,政府发文管民俗是否管太宽?是不是有公权越界的嫌疑? “公私边界”的争论一直是舆论的热点,也触及公众的利益,理应重视。至于政府的行为到底有没有“越界”,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我们首先要明确,对政府是否管太宽进行判断,应该关注具体民俗的“定性”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当然,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闹婚属于私权,但私权绝非没有界限。

  具体而言,就要去判断这一民俗是良俗、恶俗还是两者兼容,良俗的影响自然是好的,而恶俗和两者兼容的习俗则要去判断是否超越了私权的界限,有没有违背公序良俗。一旦超越和违背,政府就有出手并加以干预的权力。

  拿闹婚这一民俗来说,确实是传统的婚俗,绝大多数时候以美好的形式展现出来,但近几年却出现了很多伤风败俗的闹婚形式,直接伤害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父母的新闻屡见报端,甚至闹出了官司,闹出了人命,让闹婚变了味,这是现实。也就是说,闹婚民俗的现状是良恶兼容的。那如果大理政府发文整治的是闹婚民俗,下令禁止,公众完全可以质疑政府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是公权力越界,因为其毕竟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良俗”,反而是没有保障一些个人的合理合法权利的实现。

  可事实是,大理政府发文整治的是“不文明闹婚”现象。而“不文明闹婚”的现象往往是私权越界,尺度过大,无素质,无道德,超越了自由的界限,侵犯了别人的合法人身权利,损害公共利益,有的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挑战我们社会的公序良俗。

  而且,在这样的情形下,单单靠呼吁社会道德只会留下无力感,也就是说,道德已经难以约束,在这时候,难道还不需要政府规范的介入?所以,在笔者看来,政府发文整治不文明闹婚才不是管得宽,反而是顺势而为。而且政府介入后,法理才有可能明晰,道德也就有可能跟着提升。

  有人认为,大理政府已经是第三次发文整治“不文明闹婚”现象,前两次效果不佳,是不是得重新考虑发文整治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前两次整治没有取得好效果,除了“恶俗扎根”的现状外,还在于政府的条例没有具体明晰,具体监管没有到位;实际操作中也以劝阻制止为主,处罚少。这与政府发文整治行为本身是没多大关系的。所以说,不能因为前两次整治的失败,就否定整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是要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来完善这次的新整治。并且,此次整治是强调宣传教育与依法惩戒并举的,能让宣传和法律更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这较之以往,有积极意义。

  在肯定政府发文整治“不文明闹婚”乱象的同时,也要提醒一些人,在警惕公权力越界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私权的越界泛滥,要考量到公权力出击的“现实合理性”。当然,更要给政府方面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处理私权的越界问题上,也要警惕公权力的越界,要确保公权力行使的合法合理性。

  文/王彬(浙江传媒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彬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16/41084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