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式人情里的真诚与体谅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0-20 00:06:09
时刻新闻
—分享—

  河南鹤壁王先生的大学同学要到鹤壁玩,王先生觉得同寝室住了几年,自己理应尽地主之谊,所以就打下包票:“只管来吧,吃住全包!”14日下午,王先生到鹤壁东站接到同学的那一刻就傻眼了:“这哥们儿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女朋友和双方父母。”几天的吃住下来,花费远超预期,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10月19日《新文化报》)

  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做过类似的承诺,也接受过类似的邀请。发出邀请并作出承诺的一方,大都会拍着胸脯打下包票,要对你的到访“包吃包住”——这里的“你”,通常也会隐含着将你的另一半也包括在内的意思。不过,现实中,恐怕很少有人真的接待过需要自己百分百“包吃包住”的朋友,也很少有人真的一毛不拔、心安理得地享受朋友的“包吃包住”。这并不是说双方尤其是作出承诺的一方不真诚,而是作为人情往来的一部分,接受邀请和被承诺的一方很难做到“白吃白住”得心安理得。

  有人说,这就是中国式人情往来的虚伪所在。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作出了邀请和承诺,另一个人接受了这一邀请和承诺,双方其实就相当于订立了一个口头合同,“白吃白住”就是在履行合同,有何不妥呢?而且,如果你做不到“包吃包住”,当初就不要作出“包吃包住”的承诺呀,诺而不践,不仅不践诺还要抱怨,不是太不真诚了么?

  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也符合人们对法治社会有一说一、丁是丁卯是卯的期待。可是,这样的承诺毕竟不同于法律上的合同,因为这样的承诺之所以作出,是基于人情而非法律——如果双方之间不存在人情联系,对方根本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承诺。

  与人情有关的事物,自然要遵循人情的逻辑。人情最基本的逻辑,就是要以真诚对待真诚。

  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王先生对同学“包吃包住”的承诺,也仅是限于同学本人,或者顶多加上同学的女友。至于同学及其女友双方的父母,则是王先生所未曾料到的。很显然,王先生的同学事前也未就此与王先生作过沟通。意外增加的四个老人,从人们通常的理解来看,就已经超出“包吃包住”的范畴了,而且,这也已经超出真诚相待的范畴了。

  对真诚最好的回应,就是真诚和体谅。我们都必须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压力,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所以,我们既要相信朋友之间“包吃包住”的承诺的真诚,又要懂得将心比心地去体谅朋友的不容易。

  传统人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精确,而现代社会则越来越讲究精确,人情来往中也是这样。所以,传统的人情社会的一些规则或隐规则,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与时俱进才行,至少该当面讲出来的事情就当面讲出来,因为,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坦率而改变对你的看法。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20/41121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