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短时段”思维也能看大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2017-03-30 00:06:11
时刻新闻
—分享—

  观察历史,相比国人传统上更熟悉的“通史”“专题史”叙述方式,西方的史学家似乎在对其进行整体性叙述之时,早就看到了这种简单区分方法的弊端,在细节里展示复杂问题的精读与全貌,恰恰是其思维方式里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补益”。

  往大里说,这背后是不同文化对待时间、对待历史的不同思维方式;往小里讲,观察其中相似与不同,对已经看似熟悉的问题进行再阐释也是颇有意义的。

  读书中亦是如此。在对一块历史问题有了通识了解和大体把握后,进一步的“短时段”的观察就十分必要了。

  很多人都熟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写作妙处,将明朝后期政治生态凝聚于具体一年的叙述中,并对牵涉其中的人物作出丰富的角色描述。此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学术与文化写作、甚至影视剧拍摄领域的效仿,有不少上佳的作品都带有它的影子。譬如,谢冕先生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选取了几个百年文学史上的关键年份,来呈现所在年代的文学风貌,其亦不讳言在写作思维方式借鉴了黄仁宇的笔法。

  黄仁宇的“短时段”思维方式曾在国内引起效仿,但他的路子在西方谱系上看,也算不上空前创新。

  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提出了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三个概念。后来他把这三种时间称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而把它们各自对应的历史事物分别称为“结构”(structures)、“局势”(conjunctures)和“事件”(evenements)。

  “短时段”对细节、人物和具体事件变化的重视,不等于说放弃了对宏观态势的观察,反而从中可以发现大问题衍变的具象呈现。

  英国历史学家Steven Runciman(朗西曼)在1965年出版了《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用十多章的笔法描绘了帝都陷落的全部过程,对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事件的“短时段”叙述密集而深刻。

  众所周知,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前端。但朗西曼认为,在此之前欧洲文艺复兴已经开始,而陷落后很长时间,北欧依然处在中世纪的思维里,当然,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写作方式颇具启迪意味,尽管这场战争只有7个星期,但可以把这个历史关键点讲的很细致。

  如果说罗伊·麦德维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已经用“短时段”的思维,试图寻找苏联瓦解之谜,爱尔兰记者奥克莱里《苏联的最后一天: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的超级“短时段”思维,则令人啧啧称奇。

  这是一本我很想跟朋友们推荐的书,即使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其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亦有值得学习之处。而作为一枚苏联史迷,我为能读到这本书而感到惊喜。

  作者的方法论是最大的亮点,将重大历史命题压缩到一天的历史叙述中,其密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作者以媒体人和作家的笔法来写这一天,可读性很强,虽说是写一天,其实背后的叙述是复杂而漫长的。当然,其缺点也是存在的,过度迷恋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斗争的视角削弱了叙述的整体性,同时其思考也止步于媒体人式的描述现象,而没有历史学家式的深度解读,但这并不是“短时段”的思维方式的弊端,而是作者笔力不够的表现,但其探索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个历史时刻距离我们今日,不过短短二十多年,在时光轴的漫长刻度上,只能算短短一瞬,尚不能对其严格定论。

  只是,身处很多重大历史瞬间时刻,我们反而是浑然不觉的。“短时段”的思维方式,便是让人意识到“日常”的不寻常之处,从细节看全貌,从隐微之处窥测全局的变化,相比对宏大问题做出“非此即彼”的论断,这是更考验一个人的底蕴和见识。

  文/黄帅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30/42523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