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物馆应成为公民教育的园地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夏熊飞 2017-05-20 00:07:16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博物馆和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言之事)。

  查阅历史可知,这个国际节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博物馆日早就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年度文化盛宴,而在中国,往乐观上讲,围绕它展开的历史展览、文化活动还有很大开拓空间。与此同时,许多博物馆在近年纷纷免除门票,并开通了网上博物馆,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博物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也不得不承认,这背后还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缺憾。

  比如,博物馆分布地域差异依然很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以轻松进入各类综合式和主题式博物馆参观,尤其在北京,不论规格高至国家博物馆,还是有特色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铁道博物馆,以及一些小众而精致的私人博物馆,的确为公民提供了观览历史、品味文化的绝佳资源。而在许多三四线小城市,以及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博物馆的建设和相关配套资源并不尽如人意,这或许有经济因素的考量,但当地公共部门的不作为或无意识,恐怕也是难以排除的因素。

  因此,对博物馆的意义的思考和重视,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舆论场和学术界对博物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有各类看法,正如德国学者杨·阿斯曼在《文化记忆》中提出,传统应当被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正典和经典的确立是传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以笔者之见,博物馆正是一个将传统存留、将历史凝固的载体,它确立了传统文化中精华在当下的经典意义。

  借助博物馆,通过对文化记忆的保存和展示,可以让参观者形成一套“身份认同”,这个认同感往往还与文化认同和政治想象连接。比如,一个普通的北京中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的甲骨文展览时,会将自己和三千年前的殷商历史构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圈,尽管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安阳殷墟和他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参观博物馆时形成的历史意识,则让他明白了自己文化身份的源流,进而形成对国家历史的强烈认同感。

  这是一个涉及古代史的例子。如果是近现代史的展览呢?如果是自然博物馆呢?不论是什么类型,博物馆的重要性正在于此——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何以如此,从而对话历史、理解当下和想象未来。这种三维意识,恰恰是当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一个缺乏历史感和想象力的当代人,只能成为狭隘的井底之蛙,只有捕捉到更多讯息并加以思考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当代公民。

  在当代中国,博物馆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园地。大城市重视博物馆,也恰恰反映出当地对文化建设和公民素养提升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文/黄帅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20/42994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