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4小时退房制”坚守14年,莫让行业示范止于孤例

来源:红网 作者:佘思甜 编辑:刘经纶 2025-07-13 19:45:00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佘思甜(湖南科技学院)

7月10日,据九派新闻消息:有网友发帖称,目前武汉有一酒店实行“24小时退房制”,且这一制度已经稳定执行了14年。“我们从2011年开业起,就按照24小时入住制执行,即从客人入住到退房,住满24小时算一天。”(7月11日 九派新闻)

在酒店住宿的传统规则里,“中午12点或下午2点前退房”似乎是约定俗成的铁律,武汉这家连续14年推行“24小时退房制”的酒店,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这事儿不止是一家店的良心操作,更该让所有酒店重新掂量:旧规则困住的到底是看得见的成本,还是行业向前的可能性?

深夜抵店、清晨赶路的客人,即便只短暂休息几小时,也可能要支付全天住宿费,且傍晚入住却仍要次日中午12点前或下午2点前退房。这种“住不满24小时却算一天”的体验,让“花钱买时间”的消费总有些憋屈。而武汉这家酒店,直接把“24小时等值消费”摆上台面,让“花钱买时间”回归对等——住够24小时才算一天,精准戳中“花钱要花得明白”的消费心理。这不是简单的服务升级,而是把行业藏着掖着的“潜规则”摊开,“逼”着大家看见:消费者要的从不是被迫妥协,而是对等。

对酒店而言,打破固有模式等于需重构运营逻辑。传统模式靠“集中退房”压低成本:统一时段保洁、客房周转,效率至上。但“24小时制”让退房分散,人员调配、客房周转难度陡增,成本肉眼可见地上涨。可这家酒店硬扛14年,反而靠差异化服务打出口碑——在“五一”“国庆”等高峰,传统模式下因退房时间统一导致的客房闲置,在灵活机制里反而有了周转空间。这恰恰说明:当同行还在纠结“守规矩省成本”,敢于突破的先行者已开始用“长期口碑”对冲“短期成本压力”,给行业示范了“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粘度”的可能性。

网友喊着“所有酒店统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商务酒店靠高频周转维系运营,度假酒店主打体验深度,小体量民宿扛不住成本重压……一刀切实行“24小时制”,很可能让本就承压的中小商家直接“崩盘”。但若因此否定这一举措的价值,则未免短视——它真正的意义,或许在于撕开“行业规则一成不变”的遮羞布——与其纠结“统一标准”,不如思考:如何让“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创新,有更灵活的扎根空间?平台推出“弹性退房”可选服务、酒店根据定位自主适配,或许比“强制统一”更可行。

这场关于“24小时退房”的讨论,本质是行业与消费者的一场供需对话。当“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服务创新,不再是孤例,而是成为行业生态的一部分,或许我们不必再纠结“谁逼谁改变”——因为真正的行业进步,本就是供需双方共同奔赴的结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佘思甜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57/151229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