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用“标准答案”去套考生不同的思维

来源:红网 作者:黄启龙 编辑:夏熊飞 2017-06-16 00:04:21
时刻新闻
—分享—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舆论中的高考话题并未退热。日前,浙江高考语文题选取了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的写作背景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作者在文末描述称,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其中一道题目,正是要求考生评析这个结尾。事后,该文作者被网友追问答案时,以一句“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的回应被媒体称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关于《一种美味》的写作意图,原作者巩高峰透露,其主题是描写苦难,用的是反讽的方式,结尾突然逆转,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一层是鱼的美味本身,另一层是通过这种鱼未入锅的结局,揭示一种在浅层次“美味”之外的思考。

  原作者明明知道,为什么说“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是因为“标准答案没出来”。高考就是一种“游戏”,参加高考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考试的时候必须揣摩出题老师的想法,不然拿不了高分。

  其实这类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一是文学作品的多义性、丰富性和模糊性使得设置标准答案往往会有很大的争议;二是人的思想受经验、知识、心情、环境、时间等影响,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是《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考生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我们长期习惯于在课堂上把“教参”之类视为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把原本多面、复杂的人物硬归到平面、单一的模式中去,扭曲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记》中指出,君子之教,要“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要启发他独立思考而不把一切现成的答案交给他。也就是说,教师应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敢疑、会疑;要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名家说“不”。

  高考语文阅读题是否应有标准答案等问题,每年高考之后总会引起舆论的争议,但无定论。笔者认为,考试是选拔人才,应有标准,但应是试题评判标准,而不是设定答案标准。这就要求答案设计既要规范,又要有弹性,不能把答案搞得很死板,很单一,用出题人的死框框,去套考生的不同理解和思维。

  文/黄启龙

来源:红网

作者:黄启龙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6/16/43256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