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跨境学童”不一定能赢得人生马拉松

来源:红网 作者:沈之扬 编辑:王俞 2017-06-17 00:12:26
时刻新闻
—分享—

  8岁的文菡每天早上6点20就得被妈妈叫醒,眯着眼睛穿好校服,吃完早餐,然后到附近的“校巴”站,坐车到香港去上学。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住在深圳,学在香港的“跨境学童”人数就不断增加,从最初的数百人到目前大约有3万人。他们每天都经由各个口岸过境到香港上学。(6月15日中国网)

  如此多的人每天不辞辛劳,甚至以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来换取上学的机会,大家有想过得不偿失的后果吗?有关专家提出过,孩子的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的9点到10点,要保证第二天的精力,至少要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此计算的话,6点20应该是孩子的睡眠时间。而“跨境学童”的家长却选择唤醒孩子,让他们长途跋涉去上学,究其原因,无疑是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多的优质资源,家长们可谓煞费苦心,也任劳任怨。昂贵的学区房,高昂的择校费,还有各式各样的参差不齐的补习班,家长们都一一拿下,不惜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不惜动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总之,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前腾讯副总裁吴军说过,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是由起跑线决定的。

  究竟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可能大多数的家长也有理解误区。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班级中,孩子就应该是享受了最好的教学资源。其实不然,教育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一个资质平庸的学生,一定要在放在天才的班级里,那么他很可能自毁前程。宁当凤尾不做鸡头,其实这只是大多数人的一厢情愿。

  其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是对资源的最好利用。教师、学校、资源都只是推动他们学习前进中的助动力。就像在大海中远行的帆船,它能开往什么方向,开出多远,最终取决于撑舵人。所以决定你成功的不是学校、老师、资源,而在你自己。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 ,本意是“引出”。我们所崇拜的许多英美名校,他们在教育中只做一件事情: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他人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

  文/沈之扬

来源:红网

作者:沈之扬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6/17/43269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