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2016年的考核结果,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党委书记赵仁祥想不通,“我们迎检资料做得这么好,为什么得分这么低?”原来,大部分工作,落实怎么样,考核组早就掌握了。考核组工作人员告诉他,做“纸面功夫”已没有多大价值了。(8月2日《人民日报》)
诚然,考核成绩很重要,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的进退、奖惩。于是,为了让考核分数更加好看、考核结果更为理想,难免会有一些干部动“纸面功夫”的脑筋,不惜下大力气“粉饰”文字、图表,让干得好的工作更“亮眼”,吸引住考核组的眼球;有缺陷的工作加个“美颜”,绕过考核的关注点。而一些干部似乎从中尝到了“甜头”,更是乐此不疲。
全面从严治党态势下,考核,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加与时俱进,让工作突出的好干部得到应有的表扬,及时树立典型,激发干事活力;让工作尚有不足的同志全面查漏补缺,找出问题所在,在考准考实干部业绩中考出正能量。时下,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为了政绩,过于注重“纸面文章”,殊不知思想产生偏差,陷入了“不严不实”的怪圈。更有甚者,大行“数据造假”“政绩注水”之道,总希望能应一时所急、蒙混过关,却背离了党性要求。
但这是一个拼业绩、看实绩的时代,考核“法眼”之下,“看脸”“看数据”的老“套路”早就行不通了。有的地方创新思路,将“一考定全年”转变为“考核不停歇”的动态化考核,时刻把握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态度、能力水平、业绩成效,让考核从“成果收集”变为“信息核对”。也有的地方开展个性化考核,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责任、不同要求,制定“一人一表”,同行比质量、异行比贡献,形成积极昂扬的精气神。还有的地方,实施“日报制度”,让勤政怠政有差别,干好干差不一样……
对党员干部而言,“纸面功夫”不仅违纪违规违法,更是党性缺失的直接表现。考核是“指挥棒”,更是工作的“助力器”,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正确看待考核的积极作用,将其作为工作全面进步的有力抓手,真正“动起来”“紧张起来”,切不可“谈考核色变”,处处躲着考核走。要敢于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考核,树立“高线意识”,毕竟考核终究是“底线”,只有做到立足考核做工作、超越考核求突破、引领考核谋发展,才能真正走到考核前头,在实现自我突破中,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
各级党委政府也应当全面借力考核,在促进发展、推进改革上大踏步走,行稳致远。要科学制定考核的指标体系,让考核更精准、更明确,更能在评价干部好坏、能力高低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选拔任用好干部提供更有效的依据。要创新考核思路、加强考核监督,“真刀真枪”考核干部,对轻作为重形式的“带病”干部及时批评指正,榨干党员干部在参与考核、应对考核中的所有“水分”,铲除“纸面功夫”的滋生土壤,让考核成绩“干货”十足、能服众,考核成果真正有益于增进群众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纸面功夫”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假把式”、怠政懒政的“遮羞布”,必然逃不过考核的“法眼”。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埋下头来,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干事创业、谋求发展中去,多干实事、少牟虚功,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心服口服,考出真正的“好成绩”。
文/储旭东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