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一流”建设切忌“厚此薄彼”

来源:红网 作者:丁伟斌 编辑:王俞 2017-10-05 00:02:2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7年9月21日,“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入选“双一流”,不仅是对大学办学质量的肯定,也是对大学所在城市文化底蕴的肯定。对学校来说,拥有“双一流”这个招牌,意味着在生源的录取、资金的支持、学生的就业等方面都将有更大的优势。为此,“双一流”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各大高校日思夜想。

  在“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相比“一流大学建设”显得较为容易,这也使得一些学校投机“双一流”,即:集中学校的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支持某个学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扶持该专业的成长,从而获得进入“双一流”的机会。

  有进取心是好事,但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实在不足取。

  学校虽有专业之分,但目的都是培养人才,因此学校在经费、人力的分配上,也应该注意平衡。如果学校奉行“厚此薄彼”的方法,把大量的经费、人力往少数学科进行投入,在经费和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其他专业的发展,使得其他专业在仪器、设备、图书的采购等多方面受到影响。这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学生本有权利公平使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但如果由于学校的原因导致该权利被剥夺,影响到学业,这是不是与学校的初衷相违背呢?

  当今的科研呈现多学科交叉化的特色,理工科与语言学、管理学、新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动越来越深入,任何一门学科的缺失,都会影响科研的进展。如果学校把有限的资金、人力投入少部分学科,势必会造成其他学科因资金、人力的缺少而枯萎。这种不平衡的学科发展态势之下,又怎么能够期望它们做出好的成绩呢?正如一个人,一条腿强壮,另一条却无法动弹,这种情况下莫说是和运动员相比,就是和正常人比,也显得弱势。

  应该认识到,“双一流”只是一个称号,能够获得它是一种幸运,没能获得也不用难以释怀。说到底,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培养人才,只要脚踏实地,认真扎实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即使无法获得社会承认的“一流”,也能成为自家学生心中的“一流”。

  文/丁伟斌(南昌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丁伟斌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0/05/444138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