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促进家校良性互动需明确责任边界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晓雨 编辑:王俞 2017-10-26 00:02:3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哪位家长方便打印一下这个材料”“哪位家长有时间来整理一下教室”“学校开民主会,哪位家长有时间过来参加一下”……有家长表示,在孩子班级 QQ 群里,当有老师发出这类“求助”时,总有一些热心家长争先恐后抢着去做。至于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去学校帮孩子“值日”、替孩子打扫卫生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10月24日《楚天金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家校之间通过微信和QQ群便可建立深厚的联系。一方面,老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将孩子的家庭作业、学习情况群发至家长的手机上,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可以在群聊中相互交流育孩心得,实时掌握孩子的成长状况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此一来,依托现代通信设备和软件,将家长这一角色引入学校教育当中,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即使双方是出于增强家校互动的良好初衷,也应把握好两者的责任边界。化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的话来说,如果家校互动是一枚硬币的话,你不可能只得到它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另一面。在家校互动这枚硬币当中,倘若家长过多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那么孩子的日常学习,极有可能成为家长之间的竞争与角逐——家长们为了给孩子加印象分,争取老师更多的关注,争先恐后为班级忙活、通过各种方式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甚至出现家长越俎代庖的情况,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活动和规划,从而使得家校互动变了味道。

  深究一些学校家校互动变味的原因,离不开我国当前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教育资源有限这一背景之下,部分家长认为,老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当各班学生人数多、老师少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就需要家长在老师面前多刷存在感,为班集体做更多的贡献,给孩子加一个“印象分”。而一些老师受惰性心理的影响,也乐于将整理教室、复印资料、检查作业等琐碎事务交由家长“代劳”。家长与老师心里各有一把算盘,从而将家校互动引向不健康的发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校方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家长的角色,还是家长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来,其目的都是家校通过互动来探索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家长逾越家校互动应有的界限,模糊了家长与老师交流沟通的原始意义,也可能导致学生减负而家长增负,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等情况,进而滋生一些教师的惰性心理,造成孩子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太重而老师缺位的畸形互动结果。良好的初衷遭遇“不测风云”,预示着为家校关系纠偏的重要性。

  从家校互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中反思与成长,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老师与家长明确家校互动的责任边界,既提高老师的职业素养,让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全面更高质地惠及每一位孩子;也良好引导家长参与孩子学校教育的热情,在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让孩子能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根据家校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平衡家校互动的新方法,相信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函数也会因此有更多答案和解值。

  文/张晓雨(西南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晓雨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0/26/445645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