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请还白鹿原该有的样子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王俞 2017-12-01 00:02:58
时刻新闻
—分享—

  白鹿原因小说《白鹿原》而闻名天下。近年来在白鹿原上,民俗文化景区扎堆开。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典型,其在经历了开业初期的人潮涌动、争抢摊位之后,从今年春季开始景区人流就出现下降,近期景区客流更是大幅度锐减,不少商铺大量空置,管理方不得不再次招商。(11月29日中国新闻网)

  原本打算借着白鹿原的名头,搞一场经济腾飞的盛宴,没承想,巨额的投资却只换来门可罗雀的游客,这样的白鹿原令人惋惜。

  理应看到,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人们不再向往单一的游山玩水、遍访古迹,反倒是农家小院、特色乡野成了大家心中新的休闲度假“圣地”,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底蕴、乡风民俗的“生态乡村”更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家园”,这也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应运而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或许开发商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白鹿原神秘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形态,原原本本展现给社会,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白鹿原的民俗。但是,面对市场经济下的合法竞争,抢客源、引商户、回收成本不可免俗地成为了民俗文化村必经之路,直接导致白鹿原文化反倒成了商户的“衬托”,沦为挂在门上、裱在墙里的噱头。

  而看到了“钱景”的开发商,不可避免重复进行“复制、粘贴”,直接照搬照抄已有的经营模式,甚至为了快速回本,急于让项目上马,更是忽略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剩下的无非只是空有白鹿原名头的乡村旅游群落而已。

  民俗文化村,看点在民俗,底色是文化。真正的民俗文化村,应该是经得起时间打磨、经得起游客挑剔的历史积淀产物,是对一个地区民间风尚习俗的归纳、总结与概括,通过还原本真的手段,让历史得以延续、让文化更好传承,而不应是刻意复古,或是简单临摹之后的“千村一面”。有价值的民俗文化村,应该是能让人感受底蕴、感悟精神的一面大旗,是能够吸引人想去看、有得看、留得住、想住下、还想来的地方,而不是简单的“古街一日游”或者“吃喝一天玩”。缺少民俗,只剩“吃吃吃”的纯市场化街道,绝非民俗文化村该有的样子。

  乡村要有乡村的样子,民俗要有民俗的精髓。白鹿原的冷清恰是一记警钟,在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市场商业化问题大量存在的今天,缺少理性思考、缺少长远规划、缺少底蕴挖掘的民俗文化村,只会消费白鹿原固有的品牌价值。希望当地政府部门和开发商都能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真正把乡愁、乡土、乡音留下,为游客找回白鹿原该有的样子。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2/01/44899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