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有关华侨大学年轻女博士授课受学生欢迎的视频刷屏网络,网友直呼:“又是别人家的老师!”视频显示,该老师讲课能把枯燥内容与娱乐结合在一起,能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分析当下热点,学生们因此很喜欢。(4月1日人民网)
能把枯燥的理论和受学生喜爱的娱乐内容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更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当下热点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这无疑值得点赞。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校教学重在知识的传授,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教学固然最好,可老师与老师之间因存在教学风格的不同,自然传授方式也不尽相同,若为了博取学生欢心,让形式大过于内容,无疑是舍本取末。
视频显示,该老师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讲师,讲课擅于将一些传播理论与当下的热点相结合,很受学生青睐。笔者自身也是新闻系的学子,深谙该学科的理论特色就是与一切传播密切相关,用热点事件进行教学,实在是这个学科的特色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别的老师讲课寓教于乐,就觉得自己学校的老师讲起课来平铺直叙,实在无趣,便不想学了。有的学科本就不适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讲授。以物理学为例,你让授课老师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物理学理论与娱乐热点完美契合?所以点赞归点赞,这一点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其次,一些授课老师也应摆正心态,不要一看到一些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去盲目学习。看到别的老师上课声色并茂,段子不断,自己也照模照样学个十足,把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丢到一边,本末倒置。每个教师风格不同,授课方式自然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讲课,声色并茂,肢体语言丰富,学生自然备受感染。而有的老师讲课习惯于平铺直叙,但只要老师学识丰富,学生自然也是极为爱听的。当年,梁启超给清华大学学生上课时,据说讲到紧要关处,便开始手舞足蹈,情不自已。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如此声茂并然,学生自然深受感染。更为重要的是,梁启超记忆惊人,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是张口就来,讲课时旁征博引,运用自如。有时偶尔顿住,用手敲一敲光秃秃的脑袋,立刻想起,便大段大段往下背,学生自然叹为观止。反观陈寅恪先生,讲起课来平铺直叙,实在平实。但学生一点不觉得枯燥乏味,大家都知道机会难得,不应轻易放过。这正是因为陈寅恪先生腹笥丰盈,学生自然被其真才实学所折服。所以说,教师授课,倘能把枯燥的理论和娱乐好玩的事情结合起来,无疑是受学生欢迎的,但实在不能如此,用真才实学也是能够令学生服气的。
怕就怕一些老师,一来没有那种将知识和学生喜爱的内容完美契合的本领,二来又不愿下功夫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又在看到别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课丰富多样,就照模照样学了起来,舍本取末。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课下积极备课,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相关素养,用真凭实学令学生服气。反过来说学生,教师教学方式千姿百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未必就适合你,大可不必羡慕“别人家的老师”。
文/高若林
来源:红网
作者:高若林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