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材料太急的背后是“衙门作风”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夏熊飞 2018-04-04 00:02:17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午刚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情况。每天类似通知一个接一个,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让人身心俱疲。” 近日看望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学,发现桌上各种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套着很多小文件夹,一问才知都是需要尽快上报的各种材料。(4月3日《人民日报》)

  “上面动动嘴,下面忙断腿”,这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有时并不是因为基层工作未做到位,而是通知既来得突然,又催得太急。如果说加急情况下这么做可以理解,那么动辄就以行政命令来催促材料就显得不顾实际。

  众所周知,要准备好常规材料,即使在各项数据都完备的情况下,依然要花些时间,毕竟工作材料要尊重事实,容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当要材料太急成了习惯,那么也会滋生出不好的惯性动作,比如照抄照搬、填写虚假信息等。试问,这样的材料纵使交上来,又有什么价值?

  近年来,关于基层工作苦累难的话题一直不断。这里面固然有人手不足的原因,但形式太多、检查太滥、“夹板气”不断等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基层工作本来就繁杂,如果上级部门不能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关心,只会继续加重基层工作负担。到头来,必然会伤害基层工作的里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此,在要材料太急的背后,有着“衙门作风”的影子。准备材料是工作之需,但能不能分个轻重缓急?倘若各部门都习惯了行政命令,那么各种“应景品”只会让基层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所以说,这种不讲客观实际,只重最终结果的“衙门作风”要不得。

  当然,一些要材料太急的现象也折射出形式主义的问题。有些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需要逐级研究、层层传达,到了基层,往往时间所剩无几。对此,笔者不禁发问:“简化程序的实践去了哪里?”有时候,一些要求是可以直接一步到位的,但为什么还要逐级停留?这恐怕是今后需要着重解决的现实问题。

  总之,找到了问题,就要拿出勇气去拔出各种“软钉子”。一旦明确了权责边界,再层层压实责任,并主动根治“衙门作风”,那么基层的工作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文/赵耀世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04/45946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