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美神考题”:重视文化素养是应有之义

来源:红网 作者:孔昕曈 编辑:夏熊飞 2018-04-06 22:53:54
时刻新闻
—分享—

  2018年艺考如期而至,中央美术学院的艺考题目又一次刷新难度,考题被爆出后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被网友们戏称为“央美神考题”。而“被央美虐得幸福吗?”这句话也成了正奔走于各地艺考的学子之间颇热门的问候语。据悉,“神考题”覆盖各个专业,比如国画专业要求考生作画后再“自作咏春七绝一首”,艺术设计专业要求考生以“幸福指数”为题进行视觉化表达……

  然而,在连环炮似的吐槽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深思央美别出心裁制定考题的良苦用心?

  央美的中国画学院,在保留专业必考的内容以外,增加了诗歌的创作。这恰恰反映了央美对于招收人才的定位,不仅是要求高超的绘画技巧,更看重考生对艺术作品本身意象的理解和体会。就国画而言,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东坡先生曾这样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便一语道出了中国画的真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就是一家。水墨和色彩是对意境具象的呈现,而文字渲染的情绪则是对作品恰到好处的延展和补充。说到底,艺术实质上只是一个渠道,情感的表达才是最终的目的。张大千的泼墨山水《庐山图》气势磅礴,自题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峨嵋山。”诗画结合,是大千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更是其洒脱人生的写照。白石老人笔下的虾惟妙惟肖,用一句“海是故乡龙”题词,更显一位垂暮老者对小生灵生机活力的赞扬和歆羡……优秀的作品带给观赏者的不只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深思和共鸣。

  所以,央美选拔的,不是只会临摹的景象搬运工,也不是不懂国画意境、只会机械地皴擦点染的画画机器,而是有思想、有才华、有情怀的创作者,培养他们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中流砥柱,我们的传统国画才能蓬勃昌盛,艺术创作才能走得稳健而长久。

  其实,央美调整招考标准并非个例,提高对艺术生文化素养的要求是大势所趋。 现今各大高校陆续提高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国内顶尖大学提前批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项目蓬勃兴起;清华美院不惜花大手笔争抢那些文化课成绩优异又有艺术特长的高分考生,着重培养有创新潜质和学科天赋的人才……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可喜的信号:我们的教育体系越来越重视对于艺术生的全方位培养,我们的选拔标准也渐趋科学合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8年央美“神考题”引起的持久不断的关注也许正是艺术领域的福音。高考作为全国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央美作为国内艺术类院校的清北,它们的创新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更期待的是,不只央美,其他的艺术类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艺术系,都向央美看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进对艺术生基础课程的考察,提高对文化素养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提高对艺术生的招生门槛,有利于改变“差生才学艺术”的观念沉疴,为艺术领域输送质量更高的新鲜血液。目前,我国音乐、美术、影视、戏曲等方面的成就落后于发达国家,艺术领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不能不考虑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基数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的缘故。提高对艺术生的文化素养要求,一批才技兼备的优质人才被发掘、选拔,经系统培养进入艺术领域大展身手,如此,也许能早日改变艺术类国际大奖鲜有中国人身影的尴尬局面,我们的艺术也能够健康发展经久不衰。

  文/孔昕曈

来源:红网

作者:孔昕曈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06/45964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