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民富环境美”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晏一琳 编辑:田德政 2018-04-23 00:09:43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有两个曾经被称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村子。前者叫余村,二十多年前就已致富;后者名鲁家村,直到数年前还是贫困村。但是,富裕的得来付出了生态环境的代价,穷困背后亦有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如今,两个村子各自蜕变后已“不相上下”,“密码”之一就是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变革。(4月21日中国新闻网)

  在乡村振兴路上,各地都在探索不同模式的发展之路,很多村落根据自身特点,纷纷挖掘优势资源,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形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姿态。不过,不论发展怎样的产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村民更富,村落环境更优美,让乡村实现良性运行。实际上,“村民富环境美”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随着各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在不断优化,我们发现,很多大城市的污染产业几乎没有了,很多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却成为了污染产业的转移之地,很多小地方,为了实现GDP的持续增加,又为了让环境好些,便把污染产业布局在农村地区,对于乡村党员干部来讲,企业引进来了,GDP数据好看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增多了,然而,其后果却是严重的,因为一时的好处,留给乡村的,却是千疮百孔的未来。

  正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一样,背靠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炸山采矿曾成为余村村民的生存之道。依靠村里的3座矿山和一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达到3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首富村”。虽然经济条件变好了,但常年大规模开山采矿,导致村庄四季灰尘漫天,道路坑洼不平。可以说,余村的发展之路,是中国乡村发展路上的“阵痛”,表面上看,经济好了,腰包鼓了,然而,却失去了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十多年前的论断,在今天仍然掷地有声。如今,当地关闭了矿山和水泥厂,经历了收入锐减的阵痛,然而,环境却“改头换面”,引入林业公司,研究种植林下作物,重点培育三叶青、竹荪、铁皮石斛等,既达到了美观效果又产生了经济价值。过去的采矿村转变成为了旅游村,村民们在村子开挖池塘,播种了近80亩荷花、向日葵等景观植物,村庄变成了花园。

  村民富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受益的不只是当下,更是子孙后代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晏一琳

来源:红网

作者:晏一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23/460934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