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开设“生死学”课程真的是矫情吗

来源:红网 作者:蔡丽 编辑:田德政 2018-04-30 00:07:5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据梨视频,广州大学便有一位教授老师,名为胡宜安,他开发了一门“生死学”的课程,通过让学生写遗嘱或墓志铭的方式,从主观上臆想“人之将死”的感受,从而达到对生命的敬畏,以及通过生死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和亲情。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认为只有真正快要死亡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死亡,其他人都是矫情。

  无独有偶。4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的一些同学通过某种方式体验“死亡”。这一举动引发很多网友不解,“这可以体验出什么?”,并认为此举“无意义”。

  高校开设此类体验“死亡”的课程并非矫情,它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意义重大,从长远看也有助于改变中国人对死亡话题的偏见。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死亡”是极不吉利的话题,对这一话题极度避讳,甚至谈之色变。但这样消极的回避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其实不然,从小到大,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很多人对“生死”其实是迷茫的。笔者曾经也是迷茫者之一,时常陷在困惑的思绪里百思不得其解。当内心的疑问无处言说时,有的人选择将死亡的疑问埋在心底,有的人则通过其他渠道求解。如胡宜安教授所说,如今学生更多地选择从一些亚文化,或者所谓的流行歌曲中,寻求生死问题的答案。然而通过这样不系统的认知渠道,学生很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想观念的误导,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生死观。

  现在,广州大学开设“生死学”选修课,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答生死问题的正规学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填补“生死学”教育的空白。据报道,该选修课设置了给自己写遗嘱、墓志铭的环节,个人把自己放到死亡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知死亡。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到,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生死学”选修课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写遗嘱、写墓志铭的方式,正是让学生通过接近死亡来领悟生的意义。知死才知生,当我们不了解死亡,不愿意正视死亡,就难以体会生命的珍贵,也容易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

  有人说,死亡赋予了生命最大的意义。笔者深以为然,不知生命的终结,又怎懂生之珍贵呢?不懂生之珍贵,又怎会敬畏生命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且终将终结,才不会浪费活着的光阴。直面避讳,理解生与死,懂得死亡的意义,不会让人觉得悲观,反而会让人多一份坦然,更珍惜当下。

  在此引用一句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活着的时候,中国人浑浑噩噩的浪费生命,仿佛生命永远不会结束;而当死亡来临时,中国人又往往撕心裂肺到哭号,仿佛自己从来没有活过。不能说它概括了全部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评价的确戳中了不少国人的痛点。归根到底,这很大程度上是死亡教育缺失的结果,我国的生死教育更多的是生命教育,对死亡话题较少谈及。如今,有高校开设“生死学”课程,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接受死亡教育,能摒弃传统文化里腐朽落后的包袱,在死亡这一问题上不再畏缩回避。与其“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如及早明了死亡的意义,以更昂扬的姿态正视生死。

  文/蔡丽

来源:红网

作者:蔡丽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30/46161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