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请让孩子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来源:红网 作者:邓力博 编辑:田德政 2018-06-05 00:11:3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封来自河南驻马店西平县小学四年级老师的一封辞职信火了。写信的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家长威胁要“登门道歉”否则就“到教育局反映”。(6月4日澎湃新闻网)

  这又是一个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悲伤故事,之所以谓之“悲伤”,是因为事情发生后,老师和学生家长都绕过了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或者借着孩子教育的名义,来了一场老师与家长的互相发难,不论这场较量结果如何,有一件事情是无误的——孩子没有得到一点教育,或者说正面教育。

  说没有得到一点教育,是因为事情的起因是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伤了部分孩子“自尊心”,可以想见,部分不满家长的孩子应该是成绩比较差。那么,家长找老师“说理”的目的,从理性上来说,就应该是怎样改善孩子的教育,帮助孩子弥补古诗的短板,提高成绩,而不是因为伤了孩子“自尊心”。所以,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自尊心”而让老师道歉这回事根本就是文不对题。

  如果真要从这件事情中找出一点对孩子的教育的话,笔者认为,还是有的。那就是让孩子明白:我就是天,老师就应该为我服务,让我没面子了就得道歉,而且还得登门道歉!请问,这是对孩子的正面的,或者说正能量的教育吗?

  综上分析,这次较量没有给孩子一点正面的教育,没有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反而激化了师生矛盾,污染了时下教育环境,影响了教育生态。不论是孩子、老师还是家长都没有从中得到好处。

  让我们回到事件的本身,问题的本身仍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首要的不是如何让孩子不受伤害,而是怎样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在未来受到的伤害更少。教育拼的不是现在,而是孩子的未来。

  其实,老师言语上“教育”学生在上个世纪或在整个教育史上,都算比较普遍的。在上个世纪的中国,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和教育制度远没有现在好,寒门想要出贵子就只有读书一条路,许多学堂里的老师对后进生的惯用措施就是非打即骂。但是并没有出现家长“护犊子”,学生心理有问题的现象,也没有哪一位学生经历了“教育”就活不下去,相反,家长还鼓励老师多打多骂。因为,当时的家长想的是,班上的学生那么多,老师把我娃都照顾到了,感激都来不及哩。笔者上学时,母亲对老师也是充满了感激和敬畏的,经常对老师说,我孩子要是不听话,您随便打。

  当然,时代毕竟不一样了,上个世纪家长敬畏老师有时代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好了之后,老师就应该对你的孩子多加照顾。如果说,新闻中的老师是孩子家长请的私教,那么孩子和老师就是雇用和被雇佣的关系,家长对老师有苛刻的要求,无可厚非。但是,文中的老师是公办教师,公办教师首要目的是教育全班的学生,让整个班的学生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激励,即很正常,也较方便。可以想见,这样的方式总体来说是好的,能够让差的学生尽快地明白自己的短板和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在这基础之上,家长应该给予的是及时的,正面的引导,帮助自己的孩子努力提高,而非责难他人。

  术业有专攻,在当今全民重视教育的时代,每个家庭都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呵护,甚至于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远远超过孩子的知识教育。家长需明白,不仅家长自身,哪怕许多的一线教师都并不是心理学家,没办法全面周到的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孩子的身心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矛盾的时候,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多数考虑的是后者。如果老师因为害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抓知识教育了,那你送孩子上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师与家长通力配合,指出孩子的不足,指明努力的方向,帮助孩子提高和弥补短板,这才是教育本身。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关系,是知识教育和身心教育的协同,而非敌对的双方。请让孩子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不要给予过多的甚至不正当的干预,许多时候,你的干预不仅没有让孩子得到教育,反而作了错误的示范和引导。

  文/邓力博

来源:红网

作者:邓力博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6/05/46462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