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翁弓身行,卖秸何所营?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易木 2013-06-18 00:06:01
时刻新闻
—分享—
  100公斤麦秸秆装车、上面覆盖着塑料膜,年近七旬的老人弓身穿行街头,拉着它们显得颇为吃力!近日,在郑州市嵩山南路,一位等活的民工目睹此景心头泛酸——老人的境况,极像父亲当年辛苦操持家庭;他赶紧掏出50块钱买下麦秸,让老人回家。(6月17日《大河报》)
  
  老翁拉车卖秸秆的这天正是父亲节,200斤的麦秸,羸弱的身躯,他的劳作并没有因为专属于父亲的节日到来而暂歇。节日里,它所进行的反而是一次艰难的拉车百里卖麦秸,可以想见在平时的生活中,艰辛或许始终伴随着他的晚年。
  
  看着卖秸老人肩上已发黄的汗巾,手中的干粮烤饼,以及脱落的牙齿、期盼却又凝滞的眼神,让人想到了罗中立那副著名的油画《父亲》。我想,这样的情境下,不仅是买了老人秸秆的农民工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并感到酸楚,我们不少人也会想起自己曾经充满艰辛的父辈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以为那些满脸皱纹却还在诉说艰辛的老人画像已远去,但在不少乡村,甚至在城市的角落依然能看到很多这样的肖像。百里卖麦秸的老翁正是“老无所依”的老人群体中的一个。
  
  “麦秸有100公斤,每公斤5毛钱。一个人除了填饱肚子,基本上不花啥钱。年龄大就会得病,手里得有点钱。”老人这样描述着他卖麦秸的缘由。他没有子女,除了填饱肚子不花啥钱,但因为会得病,“手里得有点钱”。古代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治世理想,今天有秉承现代文明的关照老人的各项保障理念。但如今面对麦秸翁,依然让所有人感到羞愧。已入暮年的老者背负着重担前行的场景,逼迫着我们去反思“老无所依”的冷峻与任由其存在的冷漠。
  
  在媒体关注这位卖秸翁后,当地表示将联系民政部门酌情给予照顾。我不知道,老翁是第几次如此艰辛地走在卖秸之路上,我只想问:若这一次他不被人们发现,还要多少次之后才能被社会保障部门主动发现?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青年人普遍进城务工的背景下,在众多乡村,老人们扛起锄头劳作在田间,他们和卖秸翁一样,依然为生存付出着巨大艰辛。
  
  总有一些容易被遗忘的群体肖像等待着被人关注与描绘,公众当能寻找并发现他们,而职能部门须正视为无依者提供依靠的责任。事实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惠及所有公民的,为今天的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依靠,也为我们的明天带来期盼。
  
  百里卖麦秸,老翁何所营?一车秆,两百斤,这重量亦压在我们肩上。
  
  文/寇宇龙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18/30444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