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然组织替考哪来的底气?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瑶 编辑:叶鹏 2013-06-29 00:04:03
时刻新闻
—分享—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是长春市中考的第一天。寒窗苦读,本该是较量实力的时候,却有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替考。以往听说的替考,都是一对一,暗地进行,而长春十八中的替考却是学校公然组织,一辆装满替考生的大巴车居然就停在考点不远随时待命,老师则称“有需要就上”。(6月28日中国新闻网)
  
  在升学考试上,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公平。但近期,有关高考、中考乃至小升初考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却并不少见。前段时间,湖北钟祥市曝出帮助高考生作弊的丑闻,并且有学校及教师的参与。如今,长春十八中又明目张胆组织替考,这让向来严格的升学考试一时威信无存。
  
  从钟祥高考作弊,到长春中考替考,教育考试也逐渐面临起信任危机。反思当事学校的动机,采取作弊抑或替考行为的最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提升“教育业绩”。
  
  不论是对当事学校来讲,还是对当地的教育部门来讲,只要考试过程中的“小动作”没被发现,那么双方都将收益;而一旦违法行为被发现,受牵连的也只局限于查处几个当事人。在低风险高收益的现状左右下,学校公然组织替考便不是不可能了。
  
  衡量教育质量的优劣,既要看考试分数高低,还要看巩固率的高低。如果一些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参加升学考试,这对学校来说就是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学校的良好声誉和教育名声,只有让人替那些缺考的考生了。显然,替考行为的背后,不仅仅是学校想要提升自身的教育名声,相关的教育政策也存在漏洞。倘若教育巩固率在教育质量的评比中占据太多分数,势必会使一些生源流失严重的学校动坏心思。而为了保障巩固率,一些学校从一开始就少报、谎报该校的考生人数,从而完成上级对于巩固率的要求。教育部门看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学校一旦拿出了巩固率100%的数据,教育部门的工作完成了,学校的担忧也解决了,唯一坑害的只有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这些学生很可能失去上高中的机会,而这种机会的丧失不是因为自身考试分数差而被筛选掉的,而是直接被学校给剥夺的。
  
  自“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出现后,学校和教育部门开始看重教育投入与产出是否平衡,却严重忽视了教育规律和学生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学生被当成了产品,教育的过程成了加工的过程,育人的理念被抛之脑后,群众所看到的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业绩也仅仅是一堆数字而已。政策上的失误使得“造假”行为泛滥,同时也为替考及作弊埋下伏笔。
  
  教育改革步履维艰,而多如牛毛的教育问题却筮待解决。但愿教育部门和学校能认真思考一下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而不仅仅是靠着弄虚作假来完成任务。
  
  文/王瑶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瑶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29/30587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