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理公款出国游是靠人治,还是法治?

来源:红网 作者:醉江南 编辑:叶鹏 2013-06-28 22:39:51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昨天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根据决算报告,中央单位去年“三公”共花费74.25亿元,其中,被审计的45个中央部门本级去年因公出国实际支出12.13亿元。(6月28日《京华时报》)
  
  公款出国游是公款消费中的顽疾,已是多年来的常见现象。看到国家审计这则新闻,不禁叩问,中央部门今后制止公款出国游常态化管理,究竟是靠审计署审计曝光?还是靠严明的法治?重惩公款出国游,相关规定不可谓不“高压”,但要杜绝公款出国旅游、避免巨额的浪费,除了严格规定,更需治标又治本。
  
  对公款出国游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修修补补,而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用新的眼光重新检视,并进行一揽子的制度设计。这不仅有利于节约修补制度的成本,更有利于制度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发挥整体作用,避免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对于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公款出国游作出具体规定,就可以把一些无正当理由出国者排除在外,想公款出国游者就得颇费一番思量。再比如,对公款出国归来者要真问成果,而不是谈谈风土人情即糊弄过关,就不仅可以把想出国游者挡在门外,更可以提高公款出国的质量。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公款出国旅游均保持了高压的态势,但公款出国旅游依然屡禁不止,从一而再再而三的公款出国游被网络曝光就是一个例证。中央这次曝光公款出国游,但具体效果能有多大?还要看治理的实际效果。但笔者对此不容乐观,国家这次整治仍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制,是通过上级对下级更加严格的管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州官可放火,百姓也点灯,上行下效。遏制公款出国旅游,既需要主要领导的把关,但也确实需要加强监管,而且要让这种监管日常化和制度化。这当然需要更严厉的官员公款出国审批制度。否则只会治标不治本,周而复始,年年谈年年禁不了,如公车改革一样……
  
  总之,治理公款出国游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也要强化法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有弹性,也不可柔性,只能刚性,且强调只有“刚需”才能出国,这样能做到吗?
  
  文/醉江南

来源:红网

作者:醉江南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29/30587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