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的“语录”风靡网络,从昨日的“中国环保部是世界四大尴尬部门之一”引起公众讨论,到今日的不少地方垃圾“垃圾考风刮、污水考蒸发”、“如果发展的结果使健康人变成了不健康的人,变成了瘸子、跛子,这是对发展的一种讽刺。这种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有些话够“雷语”、“够尖锐”,但说的都是大实话,鉴于环保问题在现实中国语境下的特殊艰巨性,周部长非如此说达不到“拍醒”世人的功效,笔者看来,这还不够,环保部门的声音还可以更尖锐一些。
中国人为什么不注重环保呢?无论是政府的大多数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与西方文明国家公民的环保意识相比岂能以公里计。我想是不是与国人根深蒂固的农业文明意识有关,曾经农村土地那么多,空气那么好,还要搞什么环保?那么进城没几代的市民环保意识一如既往的匮乏是不是祖上农业文明观念的“返祖”?笔者是农村人,当年在农村读书时老师告诉我们城市里的人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能闯红灯,否则要严厉罚款的,于是我不敢去城里,怕一不小心就被罚款,没有环保意识公共交通意识就寸步难行。
可后来到了大城市,才发现从没有因为吐痰、扔垃圾之类被交警盯上,而且发现其他人也很少因为不环保而被处罚。深处如此环境的公民能有环保意识吗?小处缺乏环保意识,做了老板,当了官员,就能突然之间生出环保意识,自觉花钱、花精力监督有害废物、费水处理吗?
更不用说传统唯GDP政绩观带来的生态掠夺,和某些官员对环保的麻木不仁。在扭转生态破坏的新政绩观真正落地之前,环保部门该怎么做?环保部门的声音还可以更尖锐,让关于环保之切的声音成为“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既然已经是“最尴尬部门”了,咱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涉污单位和个人不听有关环保审批治理整改的规劝,那就说的更尖锐一些,对方不听还可以到上级领导那里去说,说的都是大实话,又不能把你怎么样。地方主要领导不听,还可以给人大说,人大不管,还可以给媒体说,只要是大实话,再尖锐的话也可以说,目的是触动官员、企业主和相关人员对环保花力气动真格的,在此过程中,环保部门须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环保部门若想别人把话听进去,首先还得自身过硬,要做到不与污染企业老板勾肩搭背,不搞环保审批治理整改权力寻租,既要说硬话,又要有“硬活”。
群众的参与和监督是推进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环保部门不妨多向群众宣传,说的尖锐一些也无妨,毕竟不向群众发出诸如“生态恶化会让健康的人变成瘸子、跛子”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们的行动会打折或延宕。毕竟,谁管太遥远、自己很难感同身受的事情呢?让群众知道环保就是与米袋子、菜篮子一样重要的水缸子工程才能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与污染企业博弈的力量中来,不发出尖锐的声音哪能达成?
环保部门若没有“打铁”的底气和硬气,改善生态的工作只会举步维艰。同你们的周生贤部长一样,环保部门的声音还能更尖锐。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