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对历史高度的概括、对社会黑暗的强力批判、对国人劣根性充满愤懑而又冷静的鞭挞,这些特质都暂且不提,只浅析一下入选课本的意义。
现在的语文课本,增加了古代文化的分量,《论语》和《礼记》的内容也登场了,此举恐怕是想增加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日后多看这方面的书籍,甚至还能和文化复兴搭上联系。真若此,鲁迅作品入选课本便更重要了。
对古代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谁都会说,具体怎样做,谁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浩如烟海的典籍,如何入门?《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囊括了古代文化的万千气象,真看懂了《红楼梦》,就已经是古典文化殿堂的入门弟子了,金庸的书也有这样的功效。对没有文言文基础的现代人来说,红楼与金氏武侠是学习古典文化走捷径的入门课本。而走进去了,深入研究之后,会不会走进胡适所说的“故纸堆”里,皓首穷经也没开发出来子丑寅卯,成为新时代的腐儒、陋儒,就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而鲁迅的作品,就是批判接受古典文化的绝好入门书籍,鲁迅用一句话就能说穿本质。“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朝代,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朝代。”不仅是对古代制度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文化糟粕的当头棒喝。古代文化是用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为不人道的统治书写理由。
现在刮起学生重读经典之风,有人就以里面充斥君臣愚忠思想为由反对,有人以发扬经典文化精神而赞赏。而鲁迅的“拿来主义”已经指出路径,全盘接受、全盘否定都不可取,要改良、批判地接受。读古代诗词散文,诸子百家能提高学生的文笔,增长见识。但里面充斥的压迫人的思想必须摒弃。你在为叔齐伯夷感动之时,更应想想阿金姐怎样说的。你又该如何驳斥阿金姐?《史记》中的叔齐伯夷与“阿金姐”要在课本里联袂出场,让学生懂得辩证地看待、批判地认识。
指引学生了解古典文化,更要让他们知道中国还有个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如果认为晦涩难懂,难道不会选别的?高中生完全可以理解《风波》、《故事新编》,生动有趣,比听相声还过瘾,他们一定会因此对鲁迅发生兴趣,进而自行去读鲁迅其他作品。鲁迅的箴言是清醒剂,指引学子走进“故纸堆”再走出来。与学习古典文化形成互补之势,相得益彰。鲁迅不止是“民族魂”,还是国之宝。就看相关人士如何恰当指引下一代去认识鲁迅,有识之士有无能力去开发这座精神文化的宝藏。现在还在为取舍鲁迅作品入课本、选哪篇而困惑,半世纪过去了,怎么还在“纪念刘和珍君”呢?赵七爷、阿金姐都等的不耐烦了。
文/新派英豪
来源:红网
作者:新派英豪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