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因为现行的政绩考核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不少像老黄牛一样,埋头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政绩考核往往不佳,得不到什么提拔的机会,而那些一心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投机干部,反而得到快速提拔。所以,我们要及时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做到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加大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部的提拔力度,给“为官一任、祸害一方”的干部亮黄牌。
首先,政绩考核要软硬适中,做到既有软指标也有硬指标。过去我们在考核时往往注重硬指标,强调GDP不行一票否决,忽视了对党建、民生的考核,致使工作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今后的政绩考核,要少看硬指标,多看群众满意度的软指标,做到软硬适中,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把民生改善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其次,政绩考核要长短结合,做到既考核短期效益也考核长期效应。在有些地方,一些干部干起工作来,重亮点轻实质、重眼前轻长远、重面子轻里子,其结果是搞了一批政绩观的短期化。这种凡事只看短期效益不考虑长远效应的施政行为,引起了群众的质疑和批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政绩考核是加入长期指标,从而保证地方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最后,政绩考核要加强调研,做到既注意政声也听取民意。“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们的政绩要禁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我们搞政绩考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引导大家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因此一个干部的政绩好不好,值不值得提拔,最后还是要看当地群众是不是得实惠了,广大干部群众是不是对政绩满意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是一个官员应有的政绩观。
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做到不让一心为民的老实人吃亏,从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把对上与向下、短期与长期、发展与民生统一起来,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
文/高世鹏
来源:红网
作者:高世鹏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