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油品升级消费者买单”开创涨价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2013-09-25 00:05:53
时刻新闻
—分享—
  油品升级消费者承担7成成本,每月多花30元。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大气雾霾的成因,汽车尾气排放的占比在20%到30%左右,汽车的使用者应该为这部分污染买单。根据发改委此前的调查结果,最后确定有炼厂承担20%到30%的成本,其他成本则有汽车使用者承担。这意味着七成成本将由消费者承担。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这是按照“谁用谁付费、多用多付”的原则。她说,国家税收是全部纳税人的钱,如果油品升级成本全部由政府给予补贴,则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补贴少数的汽车拥有者。(9月24日《新京报》)
  
  在油价不断高企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又成了油价升级的主要买单者,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消费者”的质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理直气壮地抛出了“谁用谁付费、多用多付”的伟光正原则。但还是有部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不买账,例如,一位姓邓的女士就反驳说“产品达标是企业的责任,汽油产品就应该以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为标准。如果不达标,企业就应该想办法提升产品质量,而不是让消费者买单。”这话听着似乎也很在理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按常理推断,谁手里有权,谁就有“理”,谁就拥有“最终决定权”和“最终解释权”。“油品升级消费者买单”既已确定,恐怕就难以更改。人为刀殂、我为鱼肉,除了任由宰割还能怎样?若干年来的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牢骚太盛防肠断,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只好适应环境——对污染了的自然环境是这样,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环境更应如此。
  
  油品升级消费者买单,谁弹冠相庆?很多人会说,当然是油企和“相关部门”啊——前者推卸了油品质量达标的责任,后者从涨价中也会增加收入。确实如此。但如果想深一点,“油品升级消费者买单”其实是开了一个“好头”,如果其他行业、其他领域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并“见贤思齐”,绝对能开创出无数的涨价“新局面”。例如中国的奶品行业,曾被斥为“全球标准最低”。为了提高奶品质量,一定要升级标准,而由此产生的成本,应该全部加在消费者头上——“谁用谁付费、多用多付”嘛。啥?“产品达标是企业的责任,奶品就应该以不危害人类健康为标准”?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汽车喝的油品可以这样转嫁成本,人喝的奶品凭啥就不能这么办?不要搞双重标准嘛。国家税收是全部纳税人的钱,如果奶品升级成本全部由政府给予补贴,则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补贴少数的喝奶者嘛。
  
  该先进经验如果推而广之,食品领域、医药领域乃至教育领域等等,特别是那些垄断行业,必然一片欢腾,看谁涨价涨得欢。至于涨价之后,雾霾天气能否得到根治、食品安全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是否真能买到更好的服务,就无人深究,也无法深究啦。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25/31532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