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的出台绕不过程序正义

来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编辑:叶鹏 2013-09-26 00:04:17
时刻新闻
—分享—
  “什邡又准备修建钼铜项目。”近日,一名什邡市民给早报记者发来信息。同时,该告诉记者,今年4-7月份,什邡是组织干部群众到省外考察钼、铜等生产项目,8月,该市进行了全民动员,宣讲钼铜项目上马后对民众的利好之处,以及项目污染可控。(9月25日《东方早报》)
  
  去年四川什邡因钼铜项目曾引发集体抗议,而在之后政府官网发消息称什邡停建宏达钼铜项目,今后不再建设这个项目,同时经过媒体采访确认,该停建确为永久性停建。所以,不管钼铜项目所造成的污染是否可控,对民众有何种好处,该项目一旦上马,首先就意味着政府失信于公众,其行为是对政府公信力的透支。
  
  然而再次回到这个事件本身,我们却可以看到,公众情绪对钼铜项目了产生的强烈抵触,当地政府把次原因归结为没有把这个“利国利民”项目的前期宣传工作做好,于是为了使该项目顺利上马,此次当地政府不仅要求全市干部走村串户搞宣讲,而且还借助媒体造势,其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纵然如此,却依旧不能消除公众的不信任感,致使此行为饱受诟病。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部分地方经济的发展确实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因其纳税高,并为地方GDP贡献大而被很多地方政府拉过来搞政绩,而为了使其顺利上马不惜动用行政手段来压制公众的不满情绪,所以,打“宣传战”却也不失为一种与民众沟通的方式。然而,在今天这个民众理性意识与权利意识逐渐强大的时代,网络信息的发达致使政府的宣传可谓是捉襟见肘,政府信息的垂直传播确实让公众难以信服,若是政府强制让污染项目上马,最终必然因矛盾堆积而引发公众的集体抗议。
  
  进一步讲,公众对污染项目存在的抵触情绪也并非是因为政府的前期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问题的症结在于在整个项目出台的决策过程中政府是否听取了公众的意见,让公众参与到决策的过程当中。换句话说,若是不能将公民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决策过程当中,并视为政治正义的一个内在部分,再多的宣传都会显得可疑,甚至是越多的宣传越是让公众满头雾水,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增加了公众的抵触情绪。退一步讲,倘若钼铜项目确实如当地政府所说,污染是可控制的,而且上马之后会给当地民众有很多利好之处,最后因为违背了决策的正义性而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其结果岂不是两头不落好?所以,在这语境下,遵循民主决策的程序才是最为重要的,切不可靠公权部门对政策的强力推进来弥补程序的合法性不足。
  
  是的,“为你们好”绝不能成为绕过程序正义而出台决策的挡箭牌。如今我们倡导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而做到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避免信息的单向传播,摒弃“家长式管理”的思维正是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因此,也只有在政策出台之前的各个环节做到最大化的信息公开,让公众充分参与到决策的过程当中,才能最终不会因违背了程序的正义性而使公众抵触。
  
  文/张松超

来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26/31544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