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铜仁建“贾馆”式文化突围恐跑偏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大发 编辑:叶鹏 2013-10-09 00:48:12
时刻新闻
—分享—
  铜仁,距离陕西千里的西南山城。没有关联的两者,却因为一个文化梦,被人为地放在一起。9月21日,贾平凹文学馆在铜仁市中南门古城正式开馆,这是贾平凹老家陕西省之外唯一的“贾馆”。铜仁贾平凹文学馆从规划到开馆,一直都在风口浪尖上,一些人认为此举“伤财”,没有意义;而铜仁市政府请来贾平凹当“外援”,希望站到名人的肩膀上。(10月8日《贵阳晚报》)
  
  应该说来,同仁建贾平凹文学馆对地方的文化影响不是没有一点关系,至少在“名气”上也该有个提升。再说,贾平凹是该地的荣誉市民,也做过“说铜仁”文章的贡献,大手笔投资“贾馆”也应是一篇大“文章”。
  
  然而,综合起来看,这样的文化投资只怕要“亏本”,对本地“文化突围”的主旨恐怕要跑偏。
  
  大凡一个地方文化标志性建筑物或馆场投资一般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人文底蕴,或本地历史神话传说或本地著名文人,至少要有个关联与对接。一些网友认为贾平凹是秦文化的代表,与铜仁文化并无交集并非全无道理。将其创作《说铜仁》一文刻在了三江公园的文化墙上就很好,而耗资一千万元建文化馆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文化外援毕竟不同于体育外援可以那么立竿见影,可以实现传帮带作用,对一些外来文化的引入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不能在引进的过程中“喧宾夺主”,更不能在“拿来”的同时失去了自己。应该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做大做强自己才更好。象铜仁本土傩文化,徽派、苗族、侗族古建筑,本地的其他文化遗产等等都值得发掘与投资。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近些年来各地普遍的做法。不可否认,把本地文化做大做强,试图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甚至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推手已越来越得到验证与认可。但在如何发展本地文化上,需要结合本地特色做好自己的文章。那种攀附文化名人大腕的做法要谨慎践行,毕竟外地文化名人只是他乡过客,虽短期内可起到一定的轰动效应,但多数是昙花一现得不偿失。
  
  铜仁本来就比较落后,正因为如此就要把发展的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作为文化投资,如果脱离了本地人文底蕴的地气,就可能难以生根发芽壮大,最终可能成为文化突围的空壳。作为文学馆,只是在展览方面有些作用,而且一个作家的示范性效应也很有限,与其这样大手笔投资莫若扶植本地文化名人或文化事业。
  
  文/徐大发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大发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09/31626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