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老金改革应避免陷入“三重偏向”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艾伦 2013-10-29 00:02:09
时刻新闻
—分享—

  历时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在争议和关注中“小步”向前。(10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
  
  养老金改革要不要改不是问题,我的问题是:养老金改革应避免陷入“三向误区”。就目前媒体报道观察,养老金改革似乎有滑入“三向误区”的苗头。
  
  我所谓的“三重偏向”,首先乃是不敢打破或假打破“双轨制”。10月25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今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双轨制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其并未明确消除双轨制的时间表。在我看来,如何改是一回事,何时改又是一回事。近年来,在各种大小会议上,相关官员一次复一次信誓旦旦地打破“双轨制”宣誓,不知说了多少遍,恐怕公众耳朵都听出了老茧。人社部一再明确并轨大方向,每每以“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循序渐进”云云将并轨改革一拖再拖,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曾有专家直言,并轨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不用试点直接改革。而时至今日,居然还无时间表。与其说改革路数不清,毋宁谓之态度暧昧。就决心意志而言,无论如何,这不能算符合高层领导强调的“啃硬骨头”的要义。
  
  尤值警觉的是,假改革打破双轨制之名,为新双轨制穿上“马夹”的动向似乎愈益明朗。“企业退休人员热热闹闹几百元、机关退休人员不声不响几千元。”养老金双轨制的积弊受舆论诟病已久,不是要不要打破,而是时不我待。依照本次人社部的说法,并轨改革完成后的理想状态,是机关事业单位都建立起“符合特点”的职业年金。“社会养老保险(放心保)+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模式已经在各试点地试过水,推出时美其名曰完全参照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模式建成,乍看之下似乎是一碗水端平,其实不然。以早先试水深圳改革说事,就是建立在“改革后事业单位职员养老金和现行的退休待遇大致相当;机关养老保险改革不会降低公务员待遇”方向上。深圳相关官员甚至如是直言不讳:“如果改革推进后整体上公务员利益不受损,就算是我们改革成功了。”换言之,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与补充养老制度,与公费医疗改革后的补充医疗补助一样,都是以并轨之名建立新的双轨,为双轨制穿上新马夹粉墨登场继续存在。人们势必面对的图景将是,一旦双轨制华丽转身,改革宣布“成功”,社会保障的多年不公依然存在。要命的是,在貌似一视同仁“同老同养”养老新体制下,或许连呼吁“打破双轨制”的机会概率都不复存在了。
  
  不得不说,养老金改革“捏软柿子”动向似乎已然显山露水。我所谓的“捏软柿子”,是说在改革指向上,相关专家官员厚此薄彼选择改革,相对于不敢啃机关事业单位的“硬骨头”,只是在企业养老金改革上动脑筋做文章。我注意到,早在2012年6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在书面答复网友提问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以后“延退”多次被提出,并有相关专家从专业学理层面进行论证鼓噪充必理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媒体调查显示:逾九成网友反对推迟退休年龄。近期,代表全国职工利益的全国总工会已经开始就“延迟退休”问题前往地方调研,大量反对延迟退休意见被反馈上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喊成一条声的大量反对声浪中,虽然近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表态,近期引起社会热议的延迟退休仅处于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实施的计划和安排,但坊间延迟退休的话题并未偃旗息鼓。人力社保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就曾表示,缴费年限与待遇直接关联,缴费时间越长待遇相对越高。甚至有好事者开始算帐用数据说话,某报记者就经过计算后发现,目前月入5000元的职工如果延迟退休5年,每月养老金可比正常退休多拿900多元。
  
  养老金改革无论怎么改,减少不公平直至最终实现公平,无疑是唯一方向。假若改革不能做到减少不公,抑或延续现有不公,甚至制造新的不公,还不如缓改不改。因为公众可以容忍缓改不改,但不能容忍假改伪改。

文/陈庆贵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29/31819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