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面深化改革,切莫头重脚轻

来源:红网 作者:蓝天影 编辑:艾伦 2013-11-16 00:05:53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改革与问题的辩证关系。围绕问题求改革,通过改革解问题促发展。问题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落脚点。
  
  “共产党员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35年来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是这一科学阐述的最佳作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集结号”。对十五个重要领域改革进行了部署,但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好简政放权的“上下篇”文章,使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让中央地方都有钱可用、有钱能用?如何让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带来的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如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让更广大的人民享受改革的红利……让改革的决心化为民众的信心,关键就在落实。
  
  落实的阻力,来自既得利益。稀缺资源的垄断、市场调节的受阻、寡头集团的崛起、部门立法的滋扰……使各类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合法化,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三中全会对打破利益的藩篱有了明确的指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利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这是中央号召全党闯险滩、啃硬骨头发出的战斗檄文,一场攻坚战已然打响。
  
  落实的阻力,还来自基层的“难”与“烦”。基层既是改革决策部署的最末端,又是改革效果显现的最前端。千条万线,汇成基层的一根针。倒逼改革源头的问题,都从基层开始汇集。解决问题的举措,又都必须顺利的穿过基层这根“针”,才能化为民众的信心,可见基层角色之重要,意义之重大。然而正是这行政层级的末端、为民服务的前端,普遍存在的“难”与“烦”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的一大阻力。
  
  基层的难来自工作的复杂。一方面是承接上级的各项硬任务,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到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每一项工作都不敢掉以轻心。随着简政放权的持续推进,基层需要承接的任务将越来越多,指标也会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群众工作同样复杂,既要约之以法,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要满足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要承受群众愿望落空的怨念。
  
  基层的烦来自工作的难。一面是工作的压力,一面是冷嘲热讽;一面是飞涨的物价,一面是不高的工资;一面是攀援的渴望,一面是逼仄的升职空间……上级机关的挡箭牌、群众发泄不满的出气筒,突发事件的灭火器、危机公关的牺牲品,这些基层公务员的自我调侃,道出的是他们的真实心声。
  
  正因为这样的难和烦,少数基层公务员陷入价值迷思,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近来频繁曝光基层干部大摆宴席、官黑勾结等,很大程度上让基层干部这个群体在舆论场中被脸谱化,甚至被污名化。在这样的“难”与“烦”中,基层自然而然成为了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环,甚至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当举国上下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打破利益固化籓篱,畅想公平正义之时,纾解基层的难与烦,让改革成果在末端不折不扣地得以实现,需要做好放权、扩权、简权的统筹,让基层根据本地区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拥有自由配置行政资源的能力,变被动完成硬任务为主动提供服务,化解权力与任务难题;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群众的创造力,通过村民、业主等主体的自治,专业合作社、中介机构等组织的服务,分担基层任务压力,降低落实难度;需要扩大基层尤其是干部等领头羊的成长空间,提高落实的积极性。
  
  文/蓝天影

来源:红网

作者:蓝天影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6/31992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