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所谓的“奇葩指标”,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指标就是决策者拍脑袋想出来的,外人都很难用常识去理解。就拿除四害指标来说,假如要求没有蚊虫叮咬,厕所里见不到一个苍蝇,的确是强人所难,也能让常人理解。可是如此精确的数值是如何得来的?为何不是一小时,为何不是两个包?真让人很费解。假如官方能给公众解释一下制定指标时的科学依据,证明“半小时”、“一个包”的标准合理性,相信老百姓也不会少见多怪。
一个行政指标的出台,相信经过了严格的程序。可是有的无厘头指标在制定出台过程中却能够畅通无阻。假如决策者想当然,脱离了实际,为何没有人能够提出来,进行纠正呢?就像安徒生笔下皇帝新装的故事,明明皇帝什么都没穿,只因为“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的谎言,大臣们都不敢说出来,生怕自己成为那个不称职或愚蠢的人。殊不知,不敢提出质疑才是不称职,没有独立思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才是愚蠢。有的领导喜欢“一言堂”,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身边的人看出了指标的不合理,却不敢批评指正的意见,或者同僚们都作风漂浮,谁也看不出指标的不科学合理。这样一来,奇葩指标层出不穷。
当皇帝的新装暴露在公众面前,遭小孩揭穿,皇帝尴尬下不了台。当公众嘲笑奇葩指标的不切实际时,损伤的是政府公信力,这是任何政府官员都不愿意看到的。让指标不那么雷人,唯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既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思广益,才能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经过集体充分讨论,不反复比较各种意见,光凭某个人拍脑袋、想当然,奇葩很难杜绝。
有的领导搞个人专断、压制不同意见,在体制内难以发出反对的声音,那可以广泛征集民意,让民众成为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的小孩。经过征集民意的程序后,各种指标才会执行。就一个建筑工地“静坐半小时仅限叮一个包”标准,搞建筑的农民工会说,这有很大的偶然性,没有蚊虫的季节,我静坐一天也不会被蚊子叮,但不能说建筑工地卫生情况就好了。靠水塘边住的家庭主妇会说,我把家里收拾的很干净卫生,但没安装纱窗,蚊子照样飞进来,叮得到处都是包……决策者不妨亲自到静坐半小时,看看有没有被蚊虫叮咬。假如无法亲身躬行,那还是密切联系群众,听听大家怎么说。
一项不合理的指标出台后,还得畅通救济途径。我们看到,这些奇葩指标的寿命都不长,经过新闻媒体曝光后,就不了了之了。但舆论并非纠正不合理考评指标的最佳途径,如“交警吃司机,领导吃交警”的罚款指标,司机就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要回被坑的罚款,纠正不合理的行政行为,但法律维权途径却并非易事。当然,事后的补救远不如一开始就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也许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奇葩指标还没出炉就会被纠正。
文/普嘉
来源:红网
作者:普嘉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