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实行官邸制是中国改革“2.0版”的先锋队

来源:红网 作者:枫叶 编辑:艾伦 2013-11-18 00:05:09
时刻新闻
—分享—
  “探索实行官邸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短短几个字,如同吸铁石般牵动中国社会的神经,这个过去曝光率很低的词儿,瞬间成为社会热点。昨天,“中国特色官邸制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向外界披露了一份上报中央的建议方案,就官邸制进行了详细阐述。(11月17日《北京晨报》)
  
  目前,领导干部违规建房、“以权谋房”成为腐败的新形式。其突出表现是,房改后不少地方,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建房的现象,多占、低价套购或者超标准侵占国家公共资源的问题也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官员建造别墅的热潮。此外,干部交流、异地任职等,客观上为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房”提供了便利。一个领导干部到某地任职,地方大都为其准备好了“住所”,这个“住所”往往就成了其个人的资产。调离后多数不退,实际上为永久占用,还可留给后代。领导干部住房在内的特权泛化,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实行官邸制迫在眉睫。
  
  所谓官邸,大概就是高级官员办公和住宿的地方。官邸制,在国外并不鲜见,比如,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同时也是其办公室。但在我国却是新鲜事。官邸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官员在任,可以使用官邸,如果卸任、离任、升任,那么就必须搬离官邸。可以想象,如果实行官邸制,那么将打破现有的官员住房问题的种种怪现象。
  
  显然,探索实行官邸制,直接造成官员在住房隐性福利的消失,使官员福利显性化、规范化、制度化、单纯化。官邸制在保障官员生活的同时,避免了多处占有单位配套房的现象。并且节约了大量财政支出,不用每到换届时就要为新领导盖房子,也就断了官员任职地点越多,占用配套房越多的后路。
  
  探索实行官邸制,是巩固中央八项规定和习总书记坚决反对“四风”重要讲话。从这个思路看,就能清楚的看到如今党中央改变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已经开始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了。“探索实行官邸制”,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也看到了党中央给领导干部隐形福利下了一剂“猛药”。对领导干部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已经有了制度设计的雏形,未来的运行更需要具体的制度和举措来支撑,惟有实打实,才能对权力监督产生实际效力。
  
  文/枫叶

来源:红网

作者:枫叶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8/32000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