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和油葫芦、蟋蟀、金钟一起,位居四大鸣虫之列。中国人玩蝈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400年间这小小的掌中宠物上过金銮殿,也住过四合院。如今,京城又兴起“蝈蝈热”,却有一番不同于往夕的感受。
蝈蝈大多只有百日之命,售价从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佼佼者身价近千元,一位蝈蝈批量养殖者说,他卖过最贵的,一条6000元。京城一周卖出的蝈蝈有3万多条,让人惊叹老北京为何会不惜钱财痴迷这“短命”的玩物?
在明清时候,玩蝈蝈可能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身份和一份雅趣,它与提笼遛鸟一样,足不出户就能倾听虫鸣鸟叫。但现如今,老北京玩蝈蝈却可能要多出一层深意,那就是对已难寻觅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眷恋。
陶渊明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怡然自乐”。在那个农耕时代,此番美景并非只在诗词歌赋之中,清风明月、小桥流水仰首可见、拾足能至。但看现在,且不说被砍伐的清山和污染的绿水,单说我们生活的城市,雾霾之害已经飘散到了号称“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乡土气息和田园生活。
身处水泥丛林之中,每日里能看到的只是小区里和街道旁稀稀拉拉的低矮绿景,或是阳台上几盆半死不活的花草,即使远足也已经很难看到朱自清眼中的“荷塘夜色”,也难以像李清照一样,“溪亭日暮,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欧鹭”,更别提像辛弃疾一样在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
任何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在窗外雾霾肆虐之时,老北京人关紧门窗,掏出心爱的蝈蝈,陶醉在它那浑厚嘹亮的声音里,自然别有一番思绪涌上心头。71岁的老北京赵伯光说:“冬天外面刮大风,下大雪,家里有蝈蝈叫出夏秋之声,屋里一下就充满了生机”。一份对乡土田园的眷恋之情表露无遗。
文/王勇强
来源:红网
作者:王勇强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