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关注教育多年,一直死盯住“均衡”二字不放。就拿义务教育而言,本该是阳光普照处处是乐园,没有升学压力,师生有着充分选择的自由,打好基础教育的根基。但其实不是,城区与农村的教育发展没法比,一个城区的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差距巨大。总体上是农村的孩子择校到城里,城里的孩子择校进“热点”。择校之下,教育的味道大变,处处硝烟弥漫,热点学校的大班额让师生无所适从,教育质量堪忧。而那些薄弱学校的教育,因为被边缘化,师生基本上是破罐子破摔,瞎胡混日子,令人心痛。这都是不均衡的恶果,我甚至认为,没有均衡,教育的良性发展从何谈起?
读了李斌的文章,我认为在“均衡”之外,教育改革也要多头并进,比如,祛除教育的“计划经济色彩”,给师生选择的自由,天不光塌不下来,反而会更蓝更高。他的一些论述,很有意思,摘抄如下: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严重缺乏选择性,只能遵循指令而行。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城里人的一日三餐也受制于粮票、油票。30多年来,我们接受的教育也与此相似。从小学开始,我们学什么、跟谁学、如何学,被一张张课表计划好了,学生们只能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前行,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走完了全程,有的人半途而废。而在办学之路上,学校也缺乏自主权,大都只能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齐步走。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走出这个怪圈:学校被上级管得过死,学生被学校管得太严。一些校长会抱怨检查、评比太多,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甚至无法做主为学校购买什么样的图书,导致大量“垃圾”占据图书室等等。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旦面对学生,又会把上级对他们的管理方式变本加厉的转嫁给孩子们。
二、对于教育而言,不自由必然阻碍发展。几乎不能有选择,导致了教育的一大问题: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同一种人。无数个性格、天赋、兴趣、生活经历迥异的学生,以高度相似的方式接受教育,读同样的教材、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连体育课也不例外。这样的学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工厂,一个个不同的孩子来到这里,经过学校几年十几年的打磨,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棱角,变成了相似的产品:他们虽然长着不同的脑袋,却难以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甚至连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都不清楚,所以才会出现每年数百万人一窝蜂报考公务员的奇观。
三、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好的学校应该像一家大型的超市,学生就像顾客,能在其中各取所需。学校要做的,应该是尽己所能开发、提供多元、适合的课程产品吸引学生们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把他们圈在一个个的教室里。一些学校的探索表明,只有自主的选择,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活力,他们的差异才可能因此而展现,“因材施教”才不会沦为空话。
是的,正如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所说,人生是一枚硬币,正面是选择,背面一定是责任。只有交给师生选择的空间和权利,他们才可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显然,对当下而言,这还只是一个梦想。但谁也阻止不了我们做梦的权利,打破这座“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乃你我匹夫之责,义不容辞。接下来,是到了我们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文/朱永杰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