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方贺词不宜盲目追求新潮

来源:红网 作者:关东客 编辑:易木 2014-01-04 00:04:16
时刻新闻
—分享—
  每年年初,各地政府、机关的贺词都不少。江西省南昌市委、市政府通过@南昌发布发出一封致网友的新年问候信,短短两三百字的信中,竟使用了21个新潮的网络新词汇用语,如感谢网友“加精”“点赞”,帮着南昌“上头条”。(1月3日《南方日报》)
  
  不可否认,网络热词的运用,为政府部门的新年问候信增添了许多新意。尤其是相比于以往的有板有眼,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种语言风格的变化更契合网络这一特殊的舆论阵地。但在笔者看来,官方贺词应该有变化但不宜盲目追求新潮。
  
  与作为个体的网民不同,政务微博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其信息的发布以及语言的运用应该与现实风格基本保持一致。对于网络热词,网民可以传播,网站可以扩散,但政务微博却不一定非得跟着追风。一方面,网络热词因为其特殊的产生环境和背景,很多时候并不能成为社会公认的规范词汇。另一方面,网络热词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出现得偶然,消失得也突然。今天我们看南昌市委市政府的新年问候信可能还不错,可来年再看,“加精”、“点赞”、“上头条”究竟什么意思可能都不知道了。
  
  网络热词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理由,政务微博只需要关注就可以了,没必要跟在屁股后面跟风。作为沟通网民与政府的窗口,政务微博的作用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相比于其他政务微博,南昌市委市政府的官方新年问候的确有些新意,但这种新意并不值得学习和推崇。相比于过去比较生硬呆板的官方文体,网络热语的运用可以视为一种突破和尝试。但因为政务微博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个人微博、商业微博那样可以信马由缰,信口开河。
  
  凭借一封满是网络新潮热词的新年问候信,@南昌或许可以“上头条”,可以“被关注”。但对于公众而言,真正希望看到的绝不是这种带有娱乐化的炒作,而是希望能从@南昌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政务信息,希望能够和@南昌实现真正的互动。写一封充满网络热词的问候信很容易,可要想写好网络政务的大文章,并不能只靠华丽的网络词汇和粉丝的“点赞”,还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干一些实际的工作。
  
  官方贺词盲目求新,求奇,其实是另一种形式主义。如果说过去的呆板和机关八股不对,那么如今这种突飞猛进改头换面则有些过犹不及。
  
  文/关东客

来源:红网

作者:关东客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1/04/32424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