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经过2天焦灼竞争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与往年相比,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受到媒体与众不同的关注,关于考生人数5年内首次下降的新闻成为舆论焦点。
虽然与2013年相比只减少4万,在上百万基础上下降的比率并不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改革推进下,人们思想观念、意识的回归理性。长久以来,考研成为人们寻求捷径、改变自身境遇的梦想,逐年膨胀的考研大军的让学术背负了太多有关物质利益的内容。然而,今年考研人数5年后首次下降,也标志着“考研梦”开始逐渐走向式微,学术进一步回归纯粹。
据相关部门调查,此次人数下降的主要外部原因在于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收费政策和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然而笔者认为,除外部原因外也有作为主体的考生其学术理想与信仰不坚定、其考研目的不纯粹的内部原因。同时,对就业形势而言,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的鸡肋地位在于教育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及就业困境,并不只是硕士研究生总量增加所带来的贬值与困境,根本上是硕士研究生质量的普遍下降,而导致其质量下降的原因在于扩招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本科化倾向,这种批量化的教育培养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没有突出优势,与博士生相比又无法独立承担科研工作,自身对于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却相对较高,这种尴尬的境地所造成的直接现实就是就业率的持续低迷。
因此,在当前改革的持续推进、政策不断落实、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中,进一步扭转研究生就业率的持续低迷,一方面需要作为考试主体的考生回归理性,充分认识到改变命运的途径归根结底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和自我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一纸学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关部门科学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式,围绕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组织开展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让爱智求真、善于钻研、严谨治学的考生进入学术科研领域,让学术真正回归本源。
文/豆腐
来源:红网
作者:豆腐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