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关食堂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来源:红网 作者:寇军 编辑:易木 2014-01-19 00:04:31
时刻新闻
—分享—
  “现在公务员在饭店吃得少了,机关食堂吃得多了,可个别机关食堂装修却越来越好,比五星级酒店都要好。”在省人大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的发言,让在座的代表都吃了一惊。(1月18日《钱江晚报》)
  
  机关食堂装修究竟算得上几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不是业内人士,还真的说不准。既然是具有旅游餐饮集团董事长身份的人大代表来爆料,可信度极高。不管“五星级”机关食堂由来已久,还是新建的,都与厉行节约发浪费的要求不符,该有人管管了。
  
  自从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各项禁令出台以来,餐饮业感受最深,老客户不再光顾,经营业绩下滑,春江水暖鸭先知。业界人士主动“起底”机关食堂,让人感觉有“酸葡萄”心理的嫌疑,可是作为人大代表,毕竟肩负使命,是职责所在,“大嘴巴”一点也无妨,最好能指名道姓,直接说明白,才更有意义。
  
  机关食堂存在的理由,虽然可以说出千万条,而且机关食堂的运作,也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不过,总是没有跳出政府办市场、办社会事务的老框框,其实心知肚明的原因,无非是其中隐含了一些福利,获利者不乐意就此彻底放开而失去好处。
  
  很显然,机关食堂又好比是“藏在深山人不知”的世外桃源,大多数民众没有机会享受,假如不是人大代表揭秘,恐怕一直不会被外人知晓,靠“内部人”自绝后路式地曝光,不只是需要觉悟,也要有很大的勇气。处于利益格局中相对有利的地位,谁又愿意这么“壮士断腕”自损呢?
  
  再者,机关食堂作为感觉保险的“逍遥地”,主要原因是自成一统、环境相对封闭,少了“闲杂人等”说三道四,避开了大众视线,实质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回避监督的典型做法。没有了公众、媒体的外部约束,内部监督机制会因为不好监督、不想监督和不敢监督而完全失灵,制度就此沦为一纸空文。
  
  在各式各样的腐败行为中,吃吃喝喝最为普遍,也最容易被发现。因为有了禁令,平时的那些高档场所的确不好明目张胆地去了,但是,还有会所、农家乐和机关食堂,总是可以找到不容易监督到的“一亩三分地”。可见,不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只是规定哪里不能去,不过是个简单的“排除法”,无法刹住吃喝的风气。
  
  如果机关食堂“抢了”餐饮业的生意,让人心生“羡慕嫉妒恨”是必然的。而机关食堂被当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表明自上而下的反腐倡廉决,依然还有一些需要强力突破的空白点。把治标作为目前反腐的主要任务,当然要一点一点地推进,那么,机关食堂会成为治理的热点吗?拭目以待吧。
  
  文/寇军

来源:红网

作者:寇军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1/19/32554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