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封信,笔者的内心也受到很大的触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浓浓亲情。其实,很多父母都有同样的感受,长期在外工作或上学的孩子终于回家了,但与父母之间的交流鸿沟却没有因为回家而填平,反而变得如同陌生人一般。
面对交流窘境,很多父母将责任推给孩子,认为是孩子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与自己的父母心贴心地沟通和交流。在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倍增的当下,这种想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全将“交流危机”的板子打在孩子身上。相反,对于“交流危机”频现的根源和原因,父母则需要深刻剖析自我,认真反思,找找自身方面的问题和症结。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诚然,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或者牙牙学语之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当孩子步入学校后,在不断汲取知识素养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他们的成长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关键阶段,父母头脑中的教育观念和思路,恰恰可能成为日后拉大父母与儿女之间交流鸿沟的诱发因素。
众所周知,在父母为孩子灌输的成长、成才观念中,学习成绩被置于首要位置。只要是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培养孩子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关于感恩、孝道、责任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却常常轻描淡写,甚至搁置一旁。长此以往,孩子的骨子里就一直缺乏这种最起码的道德认知,导致道德观念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为日后“交流危机”的发生埋下了诱因。
作为父母,孩子的成绩对他们而言固然重要,也需要全力督促孩子将精力用在学业上。但是,在搞好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多给孩子们讲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懂得感恩,重视情感。教育理念“偏科”,孩子有可能考取好成绩,得到高分数,但却不能让他们懂得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意义。在这方面,“交流危机”仅是教育理念“后遗症”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理应引起父母们的深刻反思和警醒。
文/刘建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国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